十四载一座新城迎来全球盛会!浙江德清打造地信产业发展样本
德清再次亮相世界: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创设并主办的联合国地理空间知识与创新周 UN GEONOW ,将于10月21日至24日在德清举办。届时,全球地理信息产业界代表、科研机构、社团组织等,将齐聚德清共襄盛会。
一个江南小城,何以频频在全球“出镜”?曾经因为从零锻造出一个地理信息产业,德清被世界“看见”;如今因为“世界地信看中国,中国地信看德清”的魄力。
地理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当下,德清掀起“地信造峰”行动。通过再造地信产业新高峰,凝聚合力推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向国际地信城跃升。
图说:俯瞰德清县域风貌。德清县委宣传部 供图(下同)
10月15日,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再下一城,签下总投资52亿元的先进半导体芯片封测基地及总部项目。该项目将新建先进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封测产线,整体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约50亿元。
今年,德清构建新“323”现代化产业体系,“地理信息+”是两大赋能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与增长点。德清举全县之力配强“地理信息+”产业链招商力量,新增21名招商员奔赴北京、苏州、广州、上海等地开展驻点招商,今年已累计引进时空智子、云深处等“地信+”项目47个。
翻开近几年的项目招引清单,清晰可见德清的布局与“野心”。“地理信息+”跨界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持续释放项目“磁吸力”。这些已经或即将落地的项目,都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其中不乏大体量链主型产业项目,也有“大个子”总部项目。
链主型项目在德清开花结果。方正电机(德清)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驱动系统项目进入边生产边建设模式,这是德清引进的首个链主型重大产业项目。项目一期1号车间3条主产线已进驻,月均产出电机近3万台。“2号车间预计11月竣工验收,建设生产线条。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能220万台(套),年税收约2亿元。”企业总经办综合管理员黄成伟介绍。
总部项目对德清青睐有加。斯年智驾、擎动智行、无问智行等8个总部项目已投产运营。地信百强——辽宁宏图创展第二总部基地项目签约后,正加速落地。“今年还有一批标志性总部项目在谈,争取尽快签约。”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地信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跨界融合赋能地信产业发展的典型,“地理信息+车联网”产业一枝独秀。德清是全国首个以县域为主体创建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今年已新签约雷科智途、舜泰汽车等车联网项目16个,累计集聚车联网相关企业46家,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如今,德清已集聚“地理信息+”企业430余家,形成了涵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完整产业链。奔走在新一轮地理信息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德清“地理信息+”产业能级和质效大幅提升。
下渚湖景区微循环无人巴士启用,18辆无人环卫车上路运行,2家无人快递车企业开展实车测试……智能驾驶场景应用深入大街小巷。由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重大科创平台——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已落地科研团队4个,首批12名员工正式入职,室内装修加速推进,高端人才招聘开足马力。
产业活力迸发,平台能级迭代,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向国际地信城跃升。14年前,地理信息产业在德清从无到有崛起;7年前,“地理信息+”跨界融合开始探索。“地信+通航”“地信+智能制造”“地信+车联网”“地信+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推动地信小镇成为全国地信产业集聚度蕞高、产业链条蕞完整的区域。
“地理信息+”加出了无限可能,聚焦新赛道究竟该何去何从?这几年,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的落地,让更多创新要素集聚提供了重要载体。今年正式运行的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已集聚人才200人,落地地磁信息与装备产业链项目7个。以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为载体,德清正开展从0到1的原创性地磁科学探索、从1到10的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从10到1000的未来产业培育,打造国际“地磁科学谷”。
城市的活力,从何而来?人才不可或缺。以项目聚人才、以平台引人才,德清还与浙江工业大学深入开展校地合作,成立浙工大地理信息学院,打造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今年9月,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本科专业正式招生,首批35名学生已报到入学。”学院执行院长陈铁明说,将培养“一出校门就能用”的专、精、尖地理时空信息高端人才。
产业、科技、平台、人才,德清正搭建起一条转化通道,打造一个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同时,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展览中心、人才公寓、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篮球场、德清银泰城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圈”出了一个活力之城。
10月8日至10日,第七届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层论坛在墨西哥首都举行,德清作为唯一全球城市代表受邀参加,德清县委书记王波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德清探索与实践》为题在相关论坛活动中作经验分享。
德清这几年频频获得站到世界舞台上的机会。自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召开后,首登世界舞台的德清向全球108个国家展示了地理信息产业这张“金名片”。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并进入实质性运作,让德清站上了国际大舞台。
“创新中心搭建的是联合国与世界各国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合作纽带,是中国与世界、与联合国联动的桥梁,是促进全球地理信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一个世界级平台。”德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更是展示中国、推动德清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氢航科技、千寻位置等8家地理信息企业受邀在数智出行馆展出,展示德清在地理信息、北斗导航等领域的风采。“我们的‘自主可控的手机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正在国内打开市场,借力创新中心这个平台,我们尝试服务全球治理。”知路导航总经理刘克强坦言。
站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德清将进一步突出重点企业引育、加速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化交流合作。通过三年努力,引进100个标志性项目,培育100家规上企业、30家专精特新企业,“地理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廖莹 俞思衍 潘小飞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