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浙江南浔荻港古镇:探访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

admin5个月前 (12-28)湖州产业信息45

  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热播,节目生动呈现传统非遗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焕然活力,彰显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妙、精湛技艺。此前头部季触达观众7.1亿人次,全网覆盖用户超过80亿人次,在全国各地掀起阵阵“非遗热”。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节目中的非遗魅力,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已于今年年初落户浙江湖州南浔,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开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南浔非遗探寻之旅。

  这里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荻港古镇,自南宋以来已有千年历史,至今仍保持着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的水乡风貌,新建成的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便坐落于此,集中展示了全国各省份的重要非遗项目,让观众得以拥有节目内外联动的沉浸式体验。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是古人四大雅事。眼前这两件线条柔美细腻、造型古朴雅致的熏炉,都是苏州铜炉世家陈氏铜炉第四代传人陈冠丞的作品。他在制作中使用了江苏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青铜失蜡铸造技艺,并复原了失传已久的宣德炉“大红袍”皮色制作技艺,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到铜炉的******之美。

  诗意山水,鱼米之乡,江苏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2项,其中,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尤其令人喜爱。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的《丁香释怨千千结》,以细乱针的表现手法,层层加色,反复叠加,把*********纷纭可爱的美丽画面定格在丝帛之上。

  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姚建萍:这是一个展示非遗、弘扬非遗的重要的平台。通过这些非遗的作品,能够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这种非遗之美、技艺之美。

  被称为“三秦大地”的陕西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1项,踏入展厅,国家级非遗项目华县皮影引人注目。

  绿水青山,江南画卷,浙江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57项,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浙江湖州作为丝笔、禅茶、书画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1个、省级非遗项目58个,眼前摆放的三套茶碗,展示了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浔三道茶“。

  出产于湖州南浔镇辑里村的辑里湖丝是制作皇帝龙袍的御用丝品,2011年5月,“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厅中,摇动装置,就可以了解辑里湖丝的制作过程。

  年近80岁的顾明琪已经和辑里湖丝打交道快70年,如今看到陈列馆专门给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打造了展示空间,顾老倍感欣慰。

  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顾明琪:我看了这个以后很感动,因为这个技艺是千年以前的,如果不保留的话,下一代就不知道了。儿子儿媳都学了这个技艺,我也正在教他们,把这个技艺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听说在湖州南浔像顾老这样的传承人还有很多,记者决定跟随展厅指引,去拜访几位一生守候非遗事业的老师傅。

  位于南浔区双林镇的双林绫绢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林绫绢织造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小华,正在给来研学的同学展示双林绫绢的织造过程。

  在中国传统的丝织品中,绫绢以“轻如朝雾、薄似蝉翼”而闻名,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2008年,双林绫绢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北京奥运会证书的原材料之一。

  在双林绫绢厂,郑小华工作了近45年。2000年,工厂破产拍卖,郑小华四处走访老艺人,从亲戚手里借钱买下了厂房和技术资料,如今,他不仅带着女儿开发融入绫绢的屏风、团扇等文创产品,还筹备了绫绢体验馆和非遗体验课,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绫绢、了解绫绢。

  丝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郑小华:今年搞了这么一个馆叫学生来体验,绫绢如果不这样抢救,小孩都不知道了,就是要把它传承下去。

  除了辑里湖丝和双林绫绢,提到湖州不能不提的还有善琏湖笔。善琏镇,是湖笔的发祥地和主要产地,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头部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套完整的湖笔制作流程工序多达120多道,其中,“水盆”工艺是蕞重要、蕞复杂的工序。

  所谓“水盆”,就是在水盆中挑拣羊毛、兔毛等动物毛,并通过手工剪裁和整形,完成笔头的制作。为了保持动物毛的形态,水盆里只能用冷水,手长期泡在里面,破皮溃烂也是家常便饭,而单这一道工序,王晓华已经做了43年。为了更好地将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近年来,王晓华开始协助当地学校开发本土教材,做笔之余,还带领研学队伍,沉浸式地感受湖笔文化。

  湖笔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晓华:现在面临着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且我也到了这个年纪,技术上掌握得也还可以,通过我自己的技术,通过我自身的带动,能给更多的人一些影响,付出得再多也是觉得值得的。

  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仿佛一扇窗,让更多人得以看到中华民族的瑰宝,体验非遗精湛超凡的技艺。一件件非遗精品承载着传承人的智慧与汗水,生动讲述着非遗匠心传承的故事。让我们相约湖州,感受中国非遗,看见美丽中国!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应海松林飞飞:“帆船夫妻”携手助推象山成为“帆船之城”

应海松林飞飞:“帆船夫妻”携手助推象山成为“帆船之城”

  “很感谢帆船这项运动,能够让我们走到一起。”“从认识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都是和帆船挂钩的。”“帆船帆板,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宁波象山,有一对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两口子都曾是浙江省帆船帆板专业运动员,因帆船帆板而结缘,人们都称他们为“帆船夫妻”。   应海松、林飞飞正在检查帆船。人民网 陈陆洵摄...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信息为全网搜索整合加工而来,可能并不精确,仅供参考。   招聘需求增长速度怎么样(9个在线职位)   2023年比2022年少6个职位   * 2020-2022受疫情影响,企业招聘量普遍偏低   大专以上 1-3年 全职 6千-8千   中技以上 全职 4000-5000...

湖州市吴兴区举行产业集智共富行动启动仪式

湖州市吴兴区举行产业集智共富行动启动仪式

  为打造高质量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有效拓宽残疾人创业就业渠道,践行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供销流通主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实现共同富裕,近日,湖州市吴兴区举行了“吴兴农品·供销助残”产业集智共富行动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吴兴区残联、区供销社及东林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活动现场,吴兴区供销社为农户们发放农资礼包,粮食产业农合联负责人与茶产业带头人一对一签署帮扶协议,河...

湖州长兴:乡村博物馆在岁月清浅处托举乡愁

湖州长兴:乡村博物馆在岁月清浅处托举乡愁

  “5·18”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连接了过去、现在与将来,漫步在博物馆,一件件带有时间记忆的文物向我们诉说着尘封的往事。连日来,湖州市长兴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各村文化礼堂的志愿者们,一起走进乡村博物馆,感受乡村博物馆的魅力。   在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小沉渎村文化礼堂旁,古宅、古树、古桥相映成趣,描摹出了这个古村落的祥和模样,也迎接了今天来到小沉渎溇港生态文化...

湖州:恪守精诚之道带动产业智能崛起

湖州:恪守精诚之道带动产业智能崛起

  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必然有其始终恪守的精神。对于坚守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创新,正是企业迈向“智造”的必由之路。在湖州,除了政府部门贴心服务,全程为回归企业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批优秀企业自身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既坚持传统工艺,又积极寻求创新突破,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发展不绝。【相关报道:湖州:集聚发展能量 彰显地域产业特色】   顾水祥的事业与“...

台商代表“寻味湖州”找合作机会促融合发展

台商代表“寻味湖州”找合作机会促融合发展

  中国台湾网11月13日讯 近日,“寻味湖州”湖台两地经贸交流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在湖台商和外地台商代表、湖州市食品商会及会员单位代表等参加活动。   与会嘉宾先后参观了湖州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湖州市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深入开展交流,寻找合作机会。   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建琪表示,改...

浙江2025年首个超高压工程并网投产

浙江2025年首个超高压工程并网投产

  1月21日拍摄的长兴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长兴变电站(无人机照片)。   当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的长兴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并网投产,这是2025年浙江电网投产的首个超高压工程。   长兴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浙江重点能源项目,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年供电量可达70亿千瓦时。   1月21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