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湖州内河风声水起
长三角港口群是中国沿海港口分布蕞密集、吞吐量蕞大的港口群,除了拥有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大世界级港口外,另一大特点就是发达的内河港口,海港与河港相互配合,海河联运优势明显。
不靠海的城市,成为“港口”城市,在水网密布的浙江不是少数,许多内河港口的实力都不容小觑,湖州港就是其中之一。
纵览湖州内河地图,只见航道两岸产业园区遍布、工厂码头林立,航道上来往的运输货船更是络绎不绝,纵横交错、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串起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带旺了沿河产业和临港经济。
进军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是“国之大者、省之要事”。站在加快打造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的“时代风口”,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的湖州港,如何实现内河经济提能升级,在内河水运复兴中凝聚起“北翼”的磅礴之力?
近年来,湖州以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在“转型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以绿为底,围绕“畅、绿、智、融”四个核心点迭代升级,立足基础设施保障,加速构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持续增强港口供给服务能力,大力提升船舶运力规模,推动能级保障先行示范;立足绿色低碳,建设美丽航道,加大新能源推广应用力度,构建内河航运碳排放核算模型,推行智能岸电设施在主要码头、水上服务区、公共锚地实现全覆盖,推动绿色低碳先行示范;立足智能服务,推广应用“港航政务信息一窗通达”“内河船舶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等智慧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口岸服务能级,优化出台降本增效政策,创新推动“多证合一”改革,推动航运智治先行示范;立足融合发展,优化升级“内河航运+物流园区+临港产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实现物流园区迭代升级、运输结构优化提升、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临港产业集聚发展,推动融合发展先行示范。
通过推动四大先行示范,确保内河航运等级保障、绿色低碳、行业智治、港产城融合发展,为浙江建设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当好先行。
从流量看经济,从装备看生态,从服务看初心,作为一座地理条件优越、频获机遇垂青的港口城市,眼下,湖州正被赋予更多期待。
文字来源:交通旅游导报、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