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南浔:聚焦招大育强共享努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平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市县】南浔:聚焦招大育强共享 努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平台
近年来,南浔经济开发区聚焦打造制造业高能级产业发展平台目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通过项目招引落地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企业主体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平台能级优化营商环境等途径,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2019年至今实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9.9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33.35%,财政收入年均增速22.58%的增长。
以投资290亿元的泰嘉光电项目落地为契机,将光电通信产业作为“头号产业”。设立100亿元产业专项基金,规划1.4万亩工业平台,“无中生有”谋划打造长三角南浔光电湾,全力争当全省打赢“缺芯少屏”攻坚战的急先锋。目前1.4万光电产业园已拓展面积超10000亩,投资20亿元加快配套基础建设,引进光电行业龙头企业7家,其中100亿级项目3个,50亿级项目2个,10亿级项目2个,总投资达644亿元。
坚持“招项目要靠跑、好项目要靠看”。由开发区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48批次,走访考察企业108家,搜集线索,分类筛选项目信息,一线万元,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期间,率先开展“云上招商”“口罩招商”等新模式,组织招商员深入武汉等地40余次,引进总投资105亿元的华尚光电项目。
实施项目投资“一件事”服务。开展领导班子领办制,成立项目前期指挥部,强化靠前对接意识,形成由主要领导带头抓、部门联动统筹抓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落地后无障碍施工、高效率运营。23个项目开工建设、14个项目完成竣工试生产,两年新增有效投资55.6亿元。全力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特事特办,办事时间平均压缩20%,泰嘉光电、海顺新城等10个项目通过申报,争取土地指标1400余亩。
组织156名机关干部深入开展联企服务,全面摸清246家规上企业用电量、规上总产值、税收、技改投入、政策兑现等内容,建立动态化“数字地图”,汇总解决企业各类诉求112项。制定实施《南浔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设立5000万元配套奖励资金,新增年度税收超2亿元的“金象”企业1家、年度税收超8000万元的“金牛”企业4家。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建立“链长带动制”。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期间,行业龙头企业主动为上下游配套企业延长半年的付款期限、减免各类租金2000余万元;以电梯、电机龙头企业为“链主”,带动157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共同发展,两年电梯电机两大行业完成产值215.9亿元,年均增长14.98%;实现税收11.9亿元,年均增长15.67%。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做落后产能减法,换高质量发展加法。两年累计拆除“低小散”企业超1000家,转型上规企业46家,投资2亿元建设绿色家居产业园,通过“亩均20万划档、潜力企业入园”等方式,企业亩均效益增幅112%。持续营造公平性竞争环境。完成“五未”项目整治11个、腾挪土地指标420亩,其中占地100亩的中氢新能项目因投资方破产后,迅速组织国有集团新城公司头部时间收购并招引50亿元以上项目旭虹光电。
牢固树立“先破后立”理念。成立24个攻坚组,发动300余名党员干部,启动頔塘北岸老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行动,59天拆除214家“低小散”企业及687户农户旧房,盘活低效用地4000余亩。持续推进万亩大平台征迁清零,以“四无五违”企业整治为抓手,集中力量合力攻坚1年,完成白米塘以西1.4万亩大平台涉及的4个村征迁任务,累计拆除766家企业、近1500户农户,拓展面积10000余亩。
启动交通建设大会战。打通富华路、强园路等4条断头路,完成东马北路等10条主要道路的改造提升。投资2.4亿元建设水晶晶公园,长三角地区蕞大的水秀项目已运营亮相。
健全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增设5处企业服务点,实现“一站式”网上办理常态化,新增办件量1000余件,精减需要证明材料事项38个,企业、百姓办事满意率达99%以上;新建20万平米的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产业园。华尚光电创业中心、北京海创研究院等5个人才项目已进驻运营,华中科大长三角光电研究院正在筹备建立中,有效推动相关产业人才集聚。
◆ 建设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示范区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来浙开展考察评审
◆ 《2021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印发
◆ 重磅!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