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亩方晚稻首次迎来大面积收割
洛舍镇“百千万”亩方晚稻成熟了。连日来,收割机在砂村村金灿灿的稻田里来回穿梭,饱满的稻穗卷入机器,脱粒后尽数归仓,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你看,穗尖上的穗粒个个饱满,长势良好,预计收成远超目前100万公斤的订单粮。”德清县供销社万亩方负责人嵇海峰望着正在收获的稻田喜笑颜开。他说,现在晚稻全部是机插的,打药用无人机,收用收割机,这样不光能降低人工成本,而且工作也轻松多了。接下来,县供销社将趁着晴好天气,陆续对三家村等其他地块的晚稻加紧收割、烘干。
据了解,今年洛舍镇“百千万”亩方晚稻种植面积达10311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产量较好。其中,砂村村晚稻种植面积达450亩,于今年6月种下,11月收获,预计晚稻产量超24万公斤,是全县蕞先大面积交地、进行晚稻播种和收割的镇街。
以往在晚稻收割完成后,土地就会闲置下来等待来年春耕。为开拓村里农业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今年收完晚稻后将接着种下小麦,通过开发冬季闲置土地资源,“点面结合”推动规模发展,让冬季闲田变成农民增收的“黄金田”。“如此一来,农田一年可以有两次收成,能够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嵇海峰说。
这是洛舍镇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取得的成果。围绕“造一块好田”,借着我县实施“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的“风口”,通过田块归并、道路沟渠重构等举措,洛舍镇全力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小田”变“大田”,从而形成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化生产的乡村美丽生态田园。
“今年洛舍镇‘百千万’亩方项目共计交地1934亩,通过整治,原来零散耕地现在集中为三大地块(东衡村、三家村、砂村村),满足了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洛舍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等其他村“百千万”亩方于明年建设完成后,届时全镇将形成1.8万亩耕地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良好、适合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化生产的高标准农田,三年任务,力争两年完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