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已至、未来已来!“水晶晶南浔”如何拥抱高铁新时代接轨大上海
今天上午11时许,首趟水晶晶南浔号冠名列车从湖州南浔站开出,37分钟后抵达上海虹桥站。当天,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至此,南浔人民的高铁梦照进了现实。流线公里/小时的速度,从湖州南浔站飞驰而出,经过古朴典雅的南浔、震泽、黎里、七宝等江南古镇,串联湖州、苏州、上海等长三角重要城市。
沪苏湖高铁不仅是连接上海、苏州和湖州三地的重要交通纽带,更是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加强沿线城市交流合作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石板街巷……南浔古镇被誉为江南古镇的封面,也是我国首个整体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镇。2023年初,南浔古镇宣布向全球所有游客永久免票,免费开放景区2.18平方公里的古镇街区,全年接待游客量达1235万人;今年12月16日,南浔古镇年内接待游客量更是突破了2000万大关,创历史新高。南浔不但孕育了大运河(南浔段)和桑基鱼塘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沿河练市、双林、菱湖、荻港、善琏五大古镇也应运而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今年以来,南浔区启动了南浔大运河古镇集群复兴工程,以南浔古镇为龙头,联动沿河五个古镇,进一步迭代文旅业态,打造沉浸式体验、度假式休闲的文旅消费场景,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天天有欢乐。
强磁场 产业发展加速度作为湖州的东大门,南浔也是湖州接轨上海的头部站,位于两省三市交汇处这一长三角几何中心。2022年1月,湖州市委市政府批复同意南浔设立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31.6平方公里核心区框架全面拉开;在上海、江苏、浙江联合发布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明确支持吴江—南浔等省际毗邻区域,建立协作示范区,开展深度合作……近年来,南浔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深入实施接轨上海一号战略,以沪苏湖
高铁建设为契机,加速释放沪浔两地双城记效应。近年来,南浔优化接轨上海体制机制,设立南浔区全面接轨上海领导小组办公室;打造南浔(上海)科创中心等人才飞地,积极承接上海的资源外溢。南浔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及未来产业布局,来自上海的重点产业项目频频在此落地。
放眼长三角、融入大循环,沪苏湖高铁开通将进一步加速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的流动,以交通圈扩大朋友圈、拓展城市圈、激活经济圈、放大辐射圈,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迎着高铁时代的东风,南浔将跑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加速度,续写沪浔两地新故事、开启发展新篇章。
近段时间,在南浔(青浦)人才科创中心,一场场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路演正火热进行中。近年来,南浔持续用好人才科创飞地的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立足新兴赛道和特色产业,高质量举办人才项目路演暨资本对接会。自2022年启用以来,这块人才科创飞地已然成为南浔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集成电路高端光刻胶树脂生产项目需在化工园区生产制造,南浔正好拥有菱湖省级化工园区,为半导体及光电耗材企业集聚提供了良好空间。上海市级人才、浙江新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书农说,项目之所以选择落地南浔,看中的就是南浔独特的平台优势。
今年年初,南浔区科技人才工作座谈会召开,会上提出以拥抱高铁时代为契机,以引进百家人才科创企业、百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万名大学生、万名技术产业工人的双百双万科技人才突围行动为目标,抓好新一年科技人才工作。截至目前,南浔全区已招引落地科技人才项目75个,其中,国家级人才创业项目4个、省级人才创业项目3个、博士级人才项目35个,是南浔打造航母级飞地集群、全面建设科创平台矩阵、实体化运作科技人才项目结出的累累硕果。全面接轨大上海,拥抱高铁新时代。当区位、人文、空间、比较优势不断叠加聚变,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南浔已准备好敞开怀抱,拥抱大有可为的未来,在新征程、新起点续写新故事、新成就。
文:刘海波 陆雅婷 图:沈勇强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蒋萍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