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合区:逐绿向新扬帆奋进
生产车间机器运转,项目现场塔吊林立……走进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企业如火如荼的生产景象随处可见,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度条”不断被刷新,长合区逐“绿”向新的“脉搏”正在8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奋力跳动。回首刚刚过去的2024年,长合区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载体、总抓手,紧紧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久久为功,推进“六聚焦六提升”攻坚行动,加快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这是一次鸣***起跑没有终点、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奋斗征程。项目招引、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各项任务,承载着长合区扬帆奋进的坚毅决心。这是一场突破有限物理空间、实现无限开放发展的长合实践。从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到拔地而起的标准化厂房,经历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无数建设者的理想信念。这是一个起步就起飞、从微光到璀璨的精彩样本。2024年,长合区预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76亿元,同比增长28.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制造业投资33.6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在岁末年初、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长合区正以只争朝夕之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扬鞭逐梦。在浙江杭轴科技项目现场,简短的开工仪式过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就围坐在一起,热络地开起现场会。在运转的机器映衬下,忙碌的身影汇聚起“开局就开工、开工就开战、开战就开跑”的磅礴气势,催人奋进、给人力量。这样的场景,在长合区并不鲜见。一幕幕高歌猛进、势头正火的项目建设场景与一个个储备热潮澎湃、蓄势待发的招引项目,合奏出一首奋战四季的“交响曲”。项目,是稳经济、促发展的当务之急,又是蓄后劲、植优势的长远之策,好项目可以为高质量发展引来源头活水。2024年,长合区紧扣八大新兴产业链,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和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两大主导产业,以拼搏之姿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铸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上,沪帆汽配、九龙机械、鑫盛永磁等相关企业正在形成集聚之势;在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上,创世纪数控、桢正运动等主导企业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布局绿色行业,长合区通过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不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2024年,长合区全年备案3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实到外资1亿美元;这一年,长合区开工3亿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纳入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7个、开工率100%;这一年,长合区竣工3亿元以上项目10个,8个项目实现“新升规”。走进浙江布镭德工具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与几个月前的状态截然相反。“受国际贸易的影响,此前我们没能按时达产,一度上了长合区的‘五未’名单。”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在长合区上下的全力帮忙之下,企业遇到的问题被逐一化解,这才有了现在的“布镭德”。为了加快项目的转化速度,让项目产出实实在在的效益,去年以来,长合区以重锤钉钉的精神直面问题和不足,通过“破五未、提六率”专项行动积极探索破解项目“落地难”“见效慢”的新途径、新方法,全年销号“五未”项目42个,销号率超70%。这一年,长合区产业升级步履铿锵。数据显示,2024年长合区全年收储低效企业12家、腾出低效用地422亩,利用腾退地块,新开工3亿元以上项目4个;5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通过国审,贷款总需求5亿元;完成技改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69%;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折射出长合区上下一心,共同推进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而一大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说起长合区的服务,奥氏环境的副总经理汪斌颇有感触。之前企业由于临时土地证即将过期,可能影响贷款导致产能中断。关键时刻,长合区“三级三联三定”制度帮了大忙,相关局办携手“问诊”,在蕞快的时间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在长合并不鲜见。一句“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的承诺,让政企实现“双向奔赴”。秉承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的服务精神,2024年,长合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深化落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三级三联三定”等联企助企机制,做到全体班子领导、中层干部、机关干部联系重点运行企业、重点在建项目、重点人才,定点联系、定向服务、定期走访,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长效闭环机制,让企业家在长合区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了让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区域发展沃土,长合区积极搭建政银企沟通桥梁,着力打造长三角蕞优营商环境。通过与毅达资本、浙商创投、中金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合作,长合区持续做大产业基金,总规模超16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落地和区域经济发展。在前不久揭晓的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中,长合团队收获颇丰。其中,浙江鑫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浙江奇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杭摩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成果双双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荣誉背后,与长合区积极优化创新生态、全面提升科技实力息息相关。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长合区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努力把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24年,长合区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2家;规上企业完成研发费用投入8.9亿元,同比增幅15.7%。此外,2024年,长合区还自主培育国家级高层次创业人才2人,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11个,认定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2个、青创项目67个,努力以科技创新为区域发展赋能。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山海可蹈,未来可期。2025年,长合区加快推动“1333”工作体系落地生根、见行见效。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排头兵’‘展示地’”这一总目标,坚决打赢项目引推、创新引领和转型升级三场硬仗,持续放大战略机遇、资源禀赋和营商环境三大优势,加力夯实平台能级、安全发展和干部队伍三项保障。以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为总揽,2025年,长合区将把项目引推、创新引领和转型升级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赶超的重中之重,全年确保备案3亿元以上项目18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八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80%以上,园区两大主导产业项目占比60%以上;确保全年开工3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10亿元以上5个;竣工3亿元以上项目10个,投产上规项目8个,销号“五未”项目45个,不断推动强链、补链、延链,持续壮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园区两大主导产业全年产值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以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指引,2025年,长合区将统筹把握好人无我有的国家战略优势、人有我优的资源禀赋优势、人优我特的营商环境优势,主动接轨大上海、持续深耕长三角、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在省、市、两县全力支持长合区开发建设、保障更多资源向长合区倾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资源、强化保障、做大优势;持续强化“为企业‘雨中打伞’、与企业‘合力同辉’”的意识,持续优化涉企服务行为,营造蕞优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打造“蕞有感”营商环境,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收获红利、抢占先机。以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展示地”为方向,加快夯实平台能级、安全发展、干部队伍三项保障,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快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长合铁军。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