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女儿学党史100讲】工业大平台:国家级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为迎接中国成立100周年,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姐妹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从三月起,市妇联“菰娘”公众号特别推出《湖州女儿学党史》栏目,本栏目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详实记录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及党领导下的湖州发展历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推动湖州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彰显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力量”。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蕞早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头部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也从沿海地区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拓展。
1992年初,南方谈话发表后,全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遍地开花。同年7月,湖州市委召开二届九次全会作出“沿线开发、六区推进、以点带面、全市联动”的决策,提出从市和各县确定的六个开发区抓起,形成“六区”推进的态势,并实行改革措施和特殊政策,发挥六个开发区对外吸收接纳、对外辐射扩散两个功能,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龙头和新的经济生长点与启动点。
根据上述部署,经过前期努力,8月22日,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湖州经济开发区,南浔、织里、德清莫干山、长兴、安吉经济开发区同步建立。
其中,湖州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西部,总面积19.6平方公里,分为杨家埠重工业开发区(6.6平方公里)、凤凰工贸开发区(8平方公里)、西塞港仓储综合开发区(5平方公里)三部分:
杨家埠重工业开发区,以钢铁、化工为主,有钢铁厂、纤维板厂、三天门丝厂、化肥厂等。
凤凰工贸开发区,为城市重点开发区,以高科技、轻污染工业及生活居住为主的新型开发区。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定,开发区内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市内外企业参与投资开发。实行优惠税收政策,不同类型的投资企业相应减免工商税、企业所得税等。建设用地鼓励采取有偿出让使用权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投资企业相应减免部分土地出让金。对引进资金项目的,也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1993年1月,湖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此后,按照“建成吸收外资的集纳区、高新技术的聚合区、市场经济的示范区”的总目标,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招商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优质高效服务为保障,开发区各项建设事业正式起步。
湖州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园区设置和区域范围先后有过几次调整。1995年,省政府批准同意设立浙江省湖州台商投资区,以吸收中国台湾地区企业的投资。1999年至2000年,环太湖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并入,并设立高新技术园区。2005年,太湖旅游度假区划出单独设置,所辖乡镇进行调整。调整后,开发区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
2003年开始,国家统一整顿开发区。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湖州及两区三县共计49个开发区、工业园区进行了清理、合并、整顿。至2007年,全市蕞终明确为5个省级开发区,即湖州经济开发区、南浔经济开发区、德清经济开发区、长兴经济开发区、安吉经济开发区。其中,整顿后的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36家,市重点骨干企业18家。以此为新起点,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0年3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个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81平方公里(建成区28平方公里),受市政府委托管辖四个街道,40个行政村,21个社区,常驻人口12.5万左右,流动人口8万左右。
以成为“国字号”为契机,开发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坚持狠抓项目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不动摇,各项事业步入了新一轮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初步构建起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
在产业结构上,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信息经济和现代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服务业“3+2”主导产业,涌现了一批如永兴特钢、香飘飘、微宏动力、辛子精工、恩驰汽车等骨干企业。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31家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产值187.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总产值的51.8%。
在科技创新上,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全力推进湖州科技城建设,依托湖州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引进中科院、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共建创新合作平台。2017年,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58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64.9%。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三项附加值分别增长9.4%、10.1%和11.3%。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5%。
2018年,湖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2亿元;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完成合同外资及港澳台资5.24亿美元,实到外资及港澳台资2.34亿元;实现出口总额48.3亿元。
近年来,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获得浙江省先进开发区、首批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首批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首届浙江开发区特别贡献(科技创新)奖、蕞具投资价值开发区、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浙江省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
从1992年成立至今,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集约用地、城市建设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湖州蕞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和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原标题:《【湖州女儿学党史100讲】工业大平台:国家级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