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湖州制造”植入绿色基因
地处南太湖之滨的浙江湖州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湖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说:“绿色是湖州蕞明亮的底色,也是这片区域发展的产业定位。”
近日,湖州召开“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动员大会,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以“绿色智造”为特色的试点示范城市。
湖州曾经以纺织和建材为两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呵护生态,湖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速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近年来,湖州共关停企业1612家。蓄电池企业由225家减少到16家,而产值却增长14倍、税收增长16倍;不锈钢管道企业从上百家整合为不到10家。
在湖州,越来越多传统产业走上绿色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工业用不锈钢及特种合金管材、管件销量多年居国内首位。久立换热管厂副厂长钱超说,公司投入资金兴建自动化污水站处理废水,投入研发基金开发酸雾抑制品处理废气。为杜绝二次污染,公司还委托资质单位定期清洗危险固废。
通过持续的转型升级,到“十二五”时期末,湖州构建起以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特色纺织3大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2016年,湖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9.9亿元、347.4亿元和206.4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7%、41.9%和24.9%。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湖州为国内首个以“绿色智造”为特色的试点示范城市。
湖州市市长钱三雄告诉记者,未来3年,湖州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条主线,主攻七大产业,打造三种模式”。坚持以绿色智造为主线;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3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时尚精品4个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打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创新体系建设3种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推进绿色制造,必须要做好绿色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以智能制造推动绿色制造、优质制造、服务型制造。
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难度不亚于制造过程。记者在湖州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看到,经过自动机械破碎设备和水力分选工艺技术设备的处理,再结合自主创新的纯氧助燃、精炼保锑、专利合金配制、废烟气处理等技术,废旧电池各项材料的回收率达到99%,处理过的水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可以用来浇花养鱼。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介绍,废旧铅蓄电池年回收处理能力已达到40万吨。“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品和生产方式的全方位环保。”张天任说。
降低能耗、绿色循环生产已成为湖州的一道风景线。安吉县实现了竹子从根到叶的全竹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2%的竹产值,产业循环利用率为100%;南浔区加强旧木材回收和利用,原木综合利用率达到98.5%,是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十二五”期间,湖州推进企业开展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累计完成设备投资额1209亿元,年均增速15%,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7万元/人。有828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省级绿色企业达到84家。全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在纺织、建材、机电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循环经济模式。
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并不仅停留在生产方式上。在产品创新上,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在国内首个研发成功钛酸锂、多元复合锂等快充电池并实现产业化,成为全球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10分钟充满电”动力电池的三家企业之一。如今,公司生产的快充电池已在全球6个国家、140余个城市、15000多台新能源汽车上安全运营超过14亿公里。
目前,湖州已形成了以“低碳、高端、智能+绿色、循环、清洁”为主导的“3+3”特色产业体系。“十二五”时期末,“3+3”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22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45.8亿元。
推动绿色制造,制度是保障。湖州持续开展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
2014年起,湖州不断建立完善以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污权税收、单位电耗税收为核心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制度,对工业企业开展用地、用能效益评价工作。
依托“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湖州在电价、水价、用地、用能、排污、信贷、税收等方面出台差别化政策,推动市场化综合改革。
在绩效考核方面,湖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GDP核算,并将其纳入县区和市级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
提升绿色制造能力,建立标准是重中之重。根据规划,湖州将打造6家绿色制造试点示范产业园区,培育100家绿色工厂,建成100个绿色项目,力争成为全国绿色制造标准实践基地。
据介绍,到2019年,湖州将建成省级以上工业企业技术中心7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5家;建成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产业创新联盟4家;全市25%以上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达到60%以上。
2017年至2019年,湖州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支持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设立规模总量100亿元以上的政府性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新型制造业的投资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智造的信贷支持力度,三年内新增授信100亿元。
陈伟俊告诉记者,湖州今年将重点从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政策保障体系4方面着手,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中国“绿色智造”提供现实样本。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沪渝蓉高铁沪宁段首榀箱梁成功架设
商务部表示:将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等政策措施
11家银行已官宣下调定期存款挂牌利率 蕞大降幅25个基点
31个省份收入同比均正增长 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公布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再出实招 “三支箭”将继续发力
拓展体验空间、深入挖掘消费潜力 走进沉浸式文旅新场景
预制菜菜品安全问题引担忧 饭店使用之前是否应该说一声?
如何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这些教师培养方案将实施
头部家电企业业绩向好 新能源等跨界业务成为增长新动能
上半年实现营收9.83万亿元 深市公司投资扩产意愿稳步增强
上市航司、机场业绩持续修复 暑运收官积极部署迎接新航季
如果各项数据表明经济已经企稳或很快企稳,则降准的必要性就没那么大。
造成中国债务积累与杠杆率攀升的体制性根源在于国有企业。
从中长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短期要关注业绩增长能否和股价相匹配。
近期南船对旗下上市公司重组方案的调整,无疑引发了市场对此次南船业务整合的猜测。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