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产发能否掀起中国物流地产投资热潮?
京东从筚路蓝缕发展至今,必然源于具有前瞻性的变革,但也与频繁的资本运作息息相关。刘强东回国后两月有余动作不断。
2023 年 3 月 30 日,京东集团(9618. HK)发布公告称,分拆旗下两个业务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当天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分别向港交所递交 IPO 招股书。已手握 5 家上市公司的刘强东,此次距离 再造一个京东 的壮志,似乎又多了两个筹码。
其中,京东产发聚焦于物流基础设施并布局多元产业园区,虽然物流地产概念进入中国已经超过 20 年时间,但是由于所存市场空间,中国物流地产相关投资机会仍能引起广泛关注。
未雨绸缪,方能如鱼得水。不得不说,刘强东对于物流的建设是具前瞻性的。
2007 年,刘强东拿着今日资本徐新的 1000 万美元投资,一意孤行开启自建物流体系战略时,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投资者,无不表示反对,彼时甚至还被马云称为一个注定的 悲剧 。
2010 年,京东开始筹备建造一座智能物流园区,四年后首个 亚洲一号 于 2014 年 10 月顺利落地。 亚洲一号 从概念提出到后续建造,再到蕞终调试运行, 摸着石头过河 的责任部门,就是与京东物流一同诞生的京东产发。
2018 年京东产发开始独立运营,2020 年京东产发出征海外。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京东产发园区总数量已达 236 个,总资产管理规模达 937 亿元,总建筑面积约 2330 万平方米。
当然规模的快速提升,很大程度也源于京东产发在世界范围内疯狂收购资产组合,包括印度尼西亚第三大物流基础设施、中国物流资产。
在招股书中,京东产发直言不讳称,收购中国物流资产显著加强自身在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收购印度尼西亚的物流资产组合则能够以明显优势进入当地市场。不过,也源于上述收购,2022 年京东产发的商誉增至 14.66 亿元。
而中国物流资产对于京东产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招股书中 中国物流资产 作为词汇的出现频率便超过了 380 次。
2020 年 -2022 年,京东产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5.82 亿元、7.99 亿元、23.18 亿元。其中,2022 年其营收增幅高达 190.3%,主要是源于当期中国物流资产的并表。招股书显示,中国物流资产的并表在 2022 年贡献了 7.93 亿元租金收入。
现如今,当人们讨论京东核心竞争力时,必要谈及京东的物流体系, 物流、配送、时效 已成为京东与其他平台分庭抗礼的关键点,也是继低价后的另一个宣传标签。在十多年时间中,京东将物流业务独立分拆上市,2022 年经调整净利润已实现扭亏转盈。
刘强东曾在《刘强东自述:我的经营模式》阐述 十节甘蔗 理论,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十个环节, 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 源于品牌商, 营销、交易、仓储、物流、售后 则归属零售商。
现如今,京东依靠 后五节甘蔗 发展至行业领先水平,而入籍甘蔗也变成了撬动整个京东集团的 杠杆 。京东产发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又或者说京东、京东物流、京东产发三者之间是赖以生存的关系。
即便在招股书中强调,目前京东产发客户群覆盖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制造业、零售业等新经济行业,且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京东集团依旧是京东产发的头部大客户。
2020 年 -2022 年,京东产发向京东集团及其联系人收取的服务费分为别 3.96 亿元、5.12 亿元、10.98 亿元,约其各相应期间总收入的 68.1%、64.8%、47.4%。并预计在 2025 年该项关联交易金额将增加至 24.4 亿元。
对于刘强东而言,一直的梦想便是国际化。
早在 2014 年京东年会上,刘强东表示未来十年会中国会出现上万亿的零售企业,这一点早已实现,数据显示在 2022 年 GMV 超万亿的平台已经达到 5 个,分别为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抖音。
但是,2014 年年会刘强东还表示,京东将成为世界级的零售企业。何为世界级零售企业?沃尔玛、亚马逊便是代表。时针以至 2023 年,国际化对于京东和刘强东而言,仍是未能完成且道阻且长的任务。
但若京东想将全球业务进行链接,京东物流及京东产发则是蕞佳触手。那么,京东产发能否为刘强东实现国际化的梦想?目前来看仍是任重道远。
招股书显示,京东产发的主要营收来源包括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基金管理服务及开发服务。其中,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营收占比已由 2021 年的 77.8% 上升至 2022 年的 93.2%。这部分收入主要包括租金、绿电和物业管理费。
另据此前相关披露,京东产发曾在英国进行收购投资,分别于 2022 年 7 月以 6000 万英镑(约 5 亿元人民币)收购伦敦百货商店 John Lewis 在伦敦卫星城的物流仓库,并于同年 10 月以 4400 万英镑(约 3.68 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老牌连锁超市 Tesco 位于唐卡斯特的配送中心。
彼时,京东产发相关负责人便表示 未来几年会继续在英国和欧洲投资优质地段的资产 ,这也象征着京东产发向全球迈开步伐,但也颇有地产投资的意味。
长期以来,京东产发的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 均明显高于营业收入,致使京东产发在报告期内,净利润持续高于营业收入。2020 年 -2022 年,京东产发经调整利润分别为 28.83 亿元、22.45 亿元、31.08 亿元。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 主要是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收益,其中在建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收益占了绝大部分,反映公司已建设或收购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增加。2020 年 -2022 年,京东产发在建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收益分别为 23.46 亿元、29.54 亿元、36.10 亿元。
若剔除在建物业公允价值带来的收益,京东产发 2021 年和 2022 年实则是处于亏损之中。由此看来,京东产发的盈利并不是因为主营业务,而是因为不动产。
京东产发的投资物业主要为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公允价值则与所在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状况有关,预计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将继续对财务表现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虽为京东产发带来了高收益,由于投资物业属于非流动资产,所以并无法转变为现金流。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京东产发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 11.04 亿元。
和京东物流一样,京东产发也是在负 重 前行。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京东产发资总资产高达 795.31 亿元,与 2022 年 23.18 亿元的营收相比,可见其资产之 重 。在非流动资产项目中,2020 年至 2022 年,投资物业金额为 182.45 亿元、290.46 亿元、678.66 亿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 81.85%、81.37%、89.73%。
2020 年 -2022 年,京东产发资本开支分别为 65 亿元、77 亿元及 121 亿元,主要用于土地收购及建设成本、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土地收购的预付部分支出、其他有形及无形资产。
京东产发开疆扩土的资金来源,主要源于外部融资。
2020 年 -2022 年,京东产发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为 143 亿元、87 亿元、258 亿元,虽然京东产发表示,公司借款主要包括来自京东集团的债务融资,但是融资成本却仍不断攀升。
2020 年 -2022 年,京东产发的融资成本分别为 1070.10 万元、6.11 亿元、10.60 亿元,这也侧面反应出京东产发的自有资金难以提供运营所需,需要依赖外部借款或融资。
另一方面是较高的资产负债率。2020 年 -2022 年,京东产发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87.2%、48.4%、59.7%。
2021 年及 2022 年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增资影响。2021 年,京东产发发行股份获得 104 亿元,另外对京东集团的应付股息 46 亿元转为注资而抵消。2022 年京东产发发行股票获 90 亿元。
长久以往,全球仓储业的融资仍主要以权益融资为主,其中又以基金设立为重。或是为解决资金 饥渴 ,京东产发也同样为拓展资金来源创建基金。2019 年 2 月、2020 年 1 月,京东产发先后与普洛斯的母公司——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成立 2 只京东物流地产核心基金,2020 年 9 月与 GIC 以及阿联酋主权投资公司穆巴达拉(MIC)共同成立开发基金。
截至目前,京东产发共管理五只私募基金及一支公募 REIT 的基金资产。
虽然,京东产发不断挑战着行业巨头普洛斯,但是目前物流仓储地产市场竞争仍然十分激烈。除京东外,随着内地物流仓储类公募 REITs 发展如火如荼,ESR 及宝湾物流也准备将仓储资产推动上市。
而赛道******识充斥着各方竞争,除顺丰、邮政等品牌物流商,包括老牌物流地产商普洛斯、安博、宝湾、丰树,金融机构,房地产商如领展、招商、远洋、碧桂园,电商如苏宁、阿里菜鸟等,还有黑石子公司龙地、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均在进行布局。
抢占市场必须雄厚资本,京东产发的主营业务如何实现快速造血?这才是关键。而国际化之路,恐要以后再谈。
江子骞:金融数字科技海外趋势及投资机会
一季度金融机构合计被罚近10亿,12张罚单超千万, 互联网贷款挪用、违规宣传是重灾区
全面注册制来临,判断“好企业”的逻辑变了
元琛科技2022年增收不增利 复合集流体首批产品正式下线
突然落地!30年期国债期货下周五上市,合约细则有哪些?期权市场同迎两新品种
没买中芯就像当年没买茅台一样丢人?4月公募轰轰烈烈大调仓,“散户化”质疑冤不冤?
葛兰、邱栋荣、傅鹏博、劳杰男等多位名将调仓!葛兰已减持片仔癀,广汇能源被同时看好
Q1国内空调扩产排产忙 长虹美菱却直言“后市不容乐观”
港股人民币计价按下“加速键”,12家龙头公司申请增设人民币柜台
去年净利减六成,南化股份吞“金蛋”华锡矿业有望提振业绩
又到年度投行大考,83家券商角逐,A类花落谁家?近2000个项目受检,华宝、渤海IPO项目在列
环球下周看点:美股财报季进入高峰 特斯拉降价策略迎来检验
120字证券行业荣辱观朋友圈刷屏,“十个坚持”与“十个反对”,多家券商头部时间表态
支持创业就业,江苏下达“富民创业贷”贴息资金3.21亿元
海康2022年报:营收831.66亿元,聚焦智能物联
用全球视觉,深度关注金融和资本市场
《期货日报》旗下的财经新媒体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