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打造千亿级现代物流装备产业集群向长三角高端智能制造集聚地跨越
湖州市吴兴区是我省唯一以物流装备为产业定位的高新区所在地,引培德马科技等 10 余家细分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头部的龙头企业,4 家全国制造业 500 强企业,产业集聚度达92.1%。该区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区之路,围绕打造千亿级物流装备产业集群目标,坚持抓实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推动物流装备产业向集群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实现从全省物流装备产业高地向长三角高端智能制造集聚地跨越。
2022 年,全区物流装备及关联企业 470 余家,产值达 314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 32.4%,较 5 年前增长 2.6 倍;预计2025 年产值超 500 亿元。列入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省 4 个)、全省首批“新星”产业群。
一、做实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围绕“链主企业”抓项目招引。专设物流装备产业招商分局,围绕以精星物流等为代表的仓储装备企业,以三一装备为代表的装卸搬运企业等“链主”企业,通过以商引商等方式,建立“链主+链师+链员”、行业对标企业等 4 张清单,招引上下游项目 20 余个,形成产业链共同体 2 个。2022年引进物流装备亿元以上项目 35 个,总投资 174 亿元。
(二)围绕“设备为王”抓项目质效。突出“高端化、绿色化”严把设备准入“三要一不要”,即洽谈时要对标行业先进提供设备选型和绿色工艺线;签约前行业专家比对行业蕞优设备提出优化方案;落地时根据排定设备型号确定补助标准;对不能提供明细设备清单和不愿采用专家方案的项目不要。2022 年以来,25 个招引项目完成匹配,6 个被否决。
(三)围绕雁阵梯队抓项目培育。实施“211”企业梯队培育,即 20 家“培大育强”龙头企业、100 家“专精特新”、百家“培优育精”企业,筛选产值 10 亿元以下高成长性企业纳入培育库,建立企业营收、税收等培育指标体系,落实“月服务、季监测、年评估”,累计培育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单项冠军企业 2 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家。
二、做强创新链,推动产业高端化升级
(一)打造创新平台,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组建太湖实验室,浙工大研究院、中乌金属新材研究院等成功入驻,联动其他科研院所组建攻关联盟,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解决三一“SCC98000TM履带起重机”等重大技术攻关 16 项。
(二)构建创新联盟,推动产业多元联动。组建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集聚航天智造(上海)等15 家成员单位,开展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合作项目 8 个。建立省级智能物流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通过与浙工大等高校合作建立专利池,加速高质量专利由高校院所向产业联盟成员转移转化。目前,联盟向 40 余家会员企业许可专利 10余件,专利实施转化产品后预计产值可达 5000 余万元。
(三)深化政企校联动,推动产业标准引领。构建“重点企业主牵头、管委会配套服务、研究院跟进指导”政企校联动模式,围绕物流装备领域智能设计、生产、管理等全环节,科学建立行业标准化体系。目前,该区为主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 5 项,三一装备入选全省智能工厂系统化标准应用试点。
三、做优服务链,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一)优化数字服务,助力企业高效集约。建立基于产业大脑的全生命周期运维平台,连接设备 1300 余台,通过预维护降低产品突发故障率 70%、远程维护降低维修工时及成本30%。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大脑列入全省工业行业领域产业大脑,创建省级未来工厂 2 家、工业互联网平台 14 个,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超 60%,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 72.2%。
(二)便捷平台服务,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打造“4+3”综合服务平台,即吴兴科创园、湖州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等 4家政府运营平台,多媒体产业园、浩成物联网基地等 3 家企业级平台,形成“设计+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三)深化站点服务,助力品牌提档升级。建立智能装备产业品牌指导站,在优质资源链接、品牌权益护航等方面开展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目前,全区物流装备产业完成浙江制造认证企业 3 家;绿色产品认证获证企业 3 家、获证产品 10 项,获得国际互认证书企业 2 家。
本网所刊登文章,除原创频道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