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季度吴兴区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找问题抓短板,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运行呈平稳态势。
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低于全市增幅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6%,列全市第三;建安投资同比增长6.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交通投资增长73.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12.9%。
一、区域间投资发展分布不均衡。前三季度,全区13个乡镇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七升六降”的发展态势,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有6家:八里店镇、东林镇、环渚街道、朝阳街道、飞英街道、龙泉街道。从投资总量占比来看,总量较大的高新区、织里镇、八里店镇三个乡镇前三季度固投均超50亿,合计占全区固投的58.2%,而其余的是11个乡镇街道合计只占全区的33.5%,可见各乡镇之间差距仍然很大。
2、国有经济活力增涨,推动发展作用显著
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仍占主导地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坚定基石,国有投资增长53.4%,比上半年提高24.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0.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5.8%,占总投资的70.3%,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3.7%,占总投资的29.1%,民间投资推动力有待恢复。
3、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高位运行。
前三季度,全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4.2%,列全市第二,比全市平均高25.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4.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均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在库数为113个,比上年同期多8个,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项目90个;高新技术服务业投资项目23个。
(一)新增入库数减少,投资增长能力减弱
前三季度,全区新增5000万元及以上列统项目68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6个,计划总投资合计283.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8.88亿元,同比下降17.2%。新增亿元以上项目5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21个,计划总投资合计277.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2.14亿元,同比下降18.3%。入库数量下降反映出投资压力加大,未来投资增幅要实现持续增长,还需要项目数量和项目实际投入上的有力支撑。
(二)土地费占比过高,投资结构有待优化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投资占比48.2%,同比增长6.5%;设备投资占比8.1%,同比增长28.3%;其他费用占比38.4%,同比下降0.7%,其中土地购置费占比33.1%,同比增长1.3%。但随着新进项目的减少,剩余土地费不断被消耗,给下季度以及来年的投资增长带来一定压力。
(三)商品房销售面积后劲不足,发展空间较少
一是基数大。虽然前三季度,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继续排名全市头部,且增幅高出全市平均24.2个百分点、高出第二名德清县18.2个百分点,但由于2021年全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量全市头部、增幅全市头部,导致今年全年基数大,全年继续保持排名头部的压力较大。二是潜力不足。前三季度,全区新入库房地产项目6个,较同期减少4个,下降40.0%;计划总投资57.09亿元,较同期减少89亿元,下降61.0%。此外,全区已建成的保障房项目基本都进行销售面积的报数,余量较少。
当前经济运行处于一个不稳定、不确定的阶段,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仍需加倍努力。为此,有关部门要积极克难攻难,狠抓营商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我区的综合资源优势,创新招商理念,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为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及时向民间资本推出企业参与意愿强烈的重大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推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民间资本更多投向调结构、促创新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仍存在弱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三)持续优化项目入库及数据监测工作
一是加大项目入库申报力度,提升项目入库有效性,是投资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工作上加强与发改委、住建局等部门的沟通,大力推进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二是把握报前、报中、报后三个关键节点,把关数据质量不松懈。同时,结合统计大脑和统计管理与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预警,积极发挥经济发展“晴雨表”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