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交通“十三五”实现立体式飞跃发展
德清县交通“十三五”实现立体式飞跃发展
五年砥砺奋进,我县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道路面貌日新月异。
建成的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省道,德清交通脉络日渐通达。
新客运中心拔地而起,城区“东西南北中”公交首末站规划建成,“对内大循环”新格局呈现。
农村公路三年再造、四好农村路、打通断头路等共计公路里程1287.479公里,一条条康庄公路铺进乡村。
2016年到2020年,我县公路网密度达137.26公里/百平公里,航道总里程222.2公里,完成250亿元的投资总额,是“十二五”时期的5倍,我县的交通大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东到西,自北向南,“大交通”发展布局再一次更新,跨县域“四横五纵”干线公路网与“四纵”干线铁路网将共同组成“四横九纵”快速陆路交通骨架网络。
一直以来,我县东西向交通主要依靠304省道(临莫线)连接德桐公路,因此东西向联系薄弱一直是德清交通的一大短板。
这一现状在“十三五”期间得到了改变。此间新增三条东西向路线省道(海盐至安吉公路)、规划304省道(镇海至安吉公路雷甸至对河口段)、现状304省道(镇海至安吉公路对河口至安吉段)、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湖州段,构成格局中的“四横”。
在此基础上,德清的公交发展也迎来一轮新的布局调整。以新客运中心为主,武康客运站、新市客运中心为辅,各乡镇客运站或是旅游集散中心联动的局面。“十三五”期间全县公交车投入达到293辆,实现公交一票制、移动支付、纯电动化实现了“三个全覆盖”。
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动脉,除了陆路交通,水路、空高水平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京杭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成功实现四改三的航道升级,为德清临杭物流园II区、德清港国际物流园一期、普洛斯物流产业园等物流园区的水上运输开辟黄金通道。
2019年10月19日下午2点20分,国网通航的一架BELL429直升机成功降落在德清莫干山通用机场,这也是机场在获批后的首次飞行。“净空条件非常好,跑道等硬件设施也很好,停机位非常多。”驾驶国网BELL429的机长孟杰给出这样的评价。
迄今为止,作为湖州市唯一的区域型通用机场,各家营运单位争相上门,通航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在中国通航版图上,德清正向通航产业重镇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2020年12月22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建成通车,该条高速公路将练杭、杭宁、杭长、杭徽、杭新景、杭金衢、诸永高速在内的7条高速公路串在一起,在杭州外围地区形成一个新的核心向外辐射,在杭州都市圈构成新的“放射-环线”高速路网格局。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湖州段全程均在德清境内,全线囊括了德清三分之二的县域,德清的“二绕”时代正式来临。
改建完成的104国道,同样承担着“融杭”重任。104国道改建城区段从县国防园至德清农贸城共计5.05公里,其中高架桥长4.481公里,这也是我县首次进行公路高架建设,构建了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
在铁路方面,湖杭高铁正加紧建设将于2022年7月建成通车,建成后将促进德清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满足杭德同城化发展。
此外,德清老百姓翘首以盼的杭州至德清城际铁路也在规划新建之列,它将接驳杭州轨道10号线,止于宁杭高铁德清站,杭德同城化发展指日可待。
创新升级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提升群众对交通服务满意度的重要途径。2018年,智慧交通一期项目投入运行,在新客运中心和高铁站处创新设立了一块智慧交通服务触屏,供旅客查询出行信息,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服务效能。
地信大会召开以来,我县积极谋划地理信息产业跨界融合,从顶层设计、硬件基础、应用落地、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谋篇布局,成为首个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
“全域开放”是我县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目前德清全域900多公里道路已经允许开放测试,总投资1.2亿元、占地172亩的封闭测试场(一期)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智慧交通一期、二期打造了德清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了业务数据中心、基础地理数据中心;整合了运管、公路、港航等相关部门数据,完成‘交通一张图’的应用覆盖。”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县交通发展已实现“一基础、两中心、五应用、两体系”的建设目标,三期项目也处于实施阶段,将投资0.033亿,进一步加强智慧交通物联感知部署,扩展数据接入范围,建设应急指挥移动端,优化大数据辅助决策水平,打击非法营运,实现道路养护巡查和道路安全巡查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