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经开区:生态引领新发展“两山”建设新样板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浙江安吉经开区:生态引领新发展 “两山”建设新样板
砥砺前行凌绝顶,敢为砥柱立中流。作为安吉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安吉经济开发区一门心思抓发展,从2008年以来连续12年入围浙江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十强。2020年,预计安吉经开区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12%。数据凝聚着安吉经开区奋进向上的磅礴力量,也折射出产业向绿向优的奔跑姿态。
夯实绿水青山基底,铸就金山银山典范。“两山”理念奔腾在绿色产业里,安吉经开区处处是答卷,处处见嬗变,为推动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动能。
项目双进推动有力 打好赶超跨越之战
聚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离不开精准化招商引资。“我们主要围绕产业链招商,借助中介招商等多元化渠道,凝聚合力引来源头活水。在今年疫情背景下,我们还是实现了项目质量与数量的‘双提升’。”安吉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敏捷介绍。
目标清晰明确,行动有的放矢,安吉开发区逆势扬帆,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全年预计完成合同外资2.6亿美元,实到外资1.4亿美元。新增签约项目70个,其中5亿~10亿元项目11个,10亿~50亿元项目5个,50亿~100亿元项目1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特别是成功引进了总投资百亿级的浙北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以及民生健康、安纳迪医疗、朗开医疗、洛兮医疗等一批生命健康产业重大项目。
融杭接沪的地理优势也奏响了安吉经开区承接沪资产业溢出的“蕞强音”。今年,安吉经开区成功引进了上海宝准储能设备生产项目等,实现了沪资高端制造项目的重大突破。
一个个项目纷至沓来,释放出安吉经开区无与伦比的“磁吸力”。如何快速推动项目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安吉经开区给出了它的回答:建立工作专班,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全面排模列单子、多策并举开方子、精准服务拔钉子。
蕞近,浙江中力机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产业园漆工艺排放量指标问题,无法快速解决,耽误了项目进度。“专班办事效率高,成效明显。他们不仅解决了排放指标的问题,还解决了我们的临时供水供电、土地指标、施工许可证办理等难题。项目于今年11月供地,有了专班的保驾护航,我们有信心在明年五月竣工。”问题得以解决,浙江中力机械项目负责人难掩喜悦之情。
项目推进有“速度”,问题处理有“温度”,安吉开发区的项目建设“热度高涨”,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局面。预计全年完成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入库项目已完成43个,同比增长105%,亿元以上竣工项目已完成25个,同比增长56.3%。
产业项目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进一步构筑起安吉经开区“两山”建设的“高能矩阵”。安吉经开区“两山”转化的力量积蓄在产业项目之中,也融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安吉经开区推进基础建设项目160个,完工105个,总投入资金8.5亿元,为经济发展赋予更多色彩。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力拓企业发展之路
依托当地竹资源,安吉经开区重点发展绿色家居产业,历经多年发展,绿色家居产业不仅成为当地优势产业,产业发展也如竹般节节登高。2020年,安吉开发区绿色家居产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形成了永艺、恒林、中源等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龙头企业。
恒林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吉经开区内一家专业生产系列办公家具的上市企业,其产品90%销往海外。前三季度,该公司完成销售32.26亿元,同比增长65.24%;实现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38.34%。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不凡的业绩,关键得益于产品的绿色环保和科技创新。自企业成立以来,始终遵循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为宜家等世界著名品牌定制的家具完全符合欧盟的绿色环保标准,深受国际市场的青睐。”
千锤百炼强实力,推陈出新促长青。这是安吉经开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浙江天振竹木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家居地板的绿色环保型企业,产品出口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严格执行绿色环保标准,天振每年产销3000多万平方米产品实际节约60万立方米的木材,节省3万亩的森林资源。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新增规划用地面积约4300亩用于建设绿色家居产业园,在做大特色椅业、提振绿色竹业、优化生态家纺的同时,重点主攻智能健康座椅、智能家居系统两大方向,力争产业总产值在‘十四五’中期过千亿、末期达到1100亿元以上。”安吉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将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提升,安吉经开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风正劲。同时,围绕产业集群,安吉经开区进一步规划绿色家居、生物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布局“一园一城一体”现代产业发展平台,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的路子。
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安吉经开区重点培育的产业,产出比高,前景广阔,同时对环境要求高,与安吉的基础和优势高度契合。如今,生命健康产业在安吉经开区呈现强势崛起之势。今年,约3600亩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建设正式提上日程。生命健康产业园以医疗器械、生物药和生物技术为主攻方向,力争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创新要素竞相涌流 高扬经济腾飞之翼
经济发展“肌体”的强健,离不开创新“因子”的发力。安吉经开区以数字经济和创新人才为两翼,集聚创新资源要素,赋能产业“聚变”,引领经济发展。
2019年,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支持安吉“规划建设长三角大型云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产业”。
发展政策先行,落实掷地有声。目前,总规划面积1.5万亩的安吉云数据中心产业园进入建设阶段,预计分三期、十年时间完成,总营业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该产业园定位为超大型高等级绿色化云数据中心、长三角信息基础设施集聚区和全省大型云数据中心集聚区,重点发展云计算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应用等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科技研发、设备制造和维修等产业。
同时,总投资百亿元的国动安吉云数据基地和远洋资本安吉数据中心等标志性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未来5年,产业园中云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架总数将达到8万个左右,初步形成大数据服务业及应用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点金之手”,以数字经济推开一扇门,安吉经开区为企业发展搭建起“信息跳板”。创新人才的招引和培育则为地方发展打开一扇窗,升级企业发展的“资源配置”。7月17日,在安吉县召开的2020年度长三角县域绿色发展峰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安吉生命健康联合研究中心正式签约落地,实现了安吉经开区校地合作创新平台产业孵化零突破。研究中心将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有效模式,实现产业落地和人才集聚,推动经济发展和互利共赢,构建可持续发展性的校地合作。
安吉经开区在上海自贸壹号生命科技产业园建立起研发人才“飞地”,提供“拎包入驻”精装修实验室标准场地,由安吉经开区承接项目落地,培育孵化产业化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并针对安吉企业需求,开展创新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地方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效率和优化服务,安吉经开区已与上海交通大学、运营公司形成了关于项目推进和服务的一系列机制。同时,专门安排一名分管科技人才的副科级领导,与投资促进局分管领导、工作人员一起,每周3天驻点上海跟进和对接项目,实现招商引才联动。
美丽园区活力十足彰显绿水青山之效
今年1月,《浙江省美丽园区示范名单》公布,安吉经济开发区榜上有名。围绕“省级美丽园区示范”要求,安吉经开区按照“产业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思路统筹谋划,涉及总面积91平方公里,包括绿色家居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教科文新区三大板块,积极推进“美丽园区”建设。
近年来,安吉经开区一丝不苟优环境,一心一意促转型,一马当先促项目,以“美丽环境”“美丽产业”“美丽项目”为目标,积极向高新科技方向
转型,打造经济与环境效益兼备的美丽园区“浙江样板”。
针对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结合亩均改革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安吉经开区印发了《开发区工业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早掌握低效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及可租赁或返租的厂房资源,为产业提优升级打开更多空间。
今年以来,安吉经济开发区通过企业用地效应评价和相应机制,加大技改投入、腾退等措施有效“出清”30多家企业,盘活低效用地514.58亩。节度光电、华美椅业等企业改新盘活60亩,兰博、轩能、科翔等企业增高扩容、拆旧建新厂房8.2万平方米。
果断“退”,是为了更好地“进”。一退一进间,淘汰了落后产业,接纳了高端产业。从全局层面来看,亩均改革促进了安吉经开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后劲更足。安吉经开区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强化海外洽谈招大引强,依托“一带一路”活动扩大合作。当下,全区已累计引进1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
亩均论英雄,寸土产尺金。亩均改革也倒逼企业改造提升,提高效率。浙江骏昇光电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因效益低,公司面临“被清退”风险,涉及土地80.64亩。该公司积极谋变,通过“技改增资”,完成年产100万颗真空溅镀轮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备案,新增投资1350万元,今年8月正式投入生产,亩均产值大大提高。
深化亩均改革,做好“绿色”与“高效”文章,正是安吉经开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举措。美丽园区不仅美在优美环境,更美在营商环境。安吉经开区深谙环境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严格落实“蕞多跑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深化“三服务”,通过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特事特办、绿色通道等,为企业营造出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敬商的营商环境。
紧扣“绿水青山”命题,书写时代发展答卷。安吉经开区将积极接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安吉、站位全省、放眼全国,聚焦“十四五”规划,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安吉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建设“两山”实践的绿色经济集聚区、“融杭接沪”的科技创新先导区、“集约优美”的产城融合样板区为目标,全力助推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县域样本、努力成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县域窗口贡献开发区力量、开发区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