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浙江湖州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探索美丽乡村蝶变之路

admin6个月前 (09-26)湖州产业信息25

  央广网湖州8月23日消息(记者 姜頔)近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湖州市委新闻发布会举行。湖州市委书记陈浩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陈浩表示,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湖州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逐绿前行、因绿而兴、绿满金生、以绿惠民的特色发展之路,推动湖州大地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蝶变”。

  今天的湖州,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生态美到生活美、从形态美到气质美,正在呈现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湖州。

  吴兴区埭溪镇大冲村,青山绿树与民居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2006年7月,湖州与浙江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实施“1381行动计划”(即建设1个实验区、构筑3大平台、推进8项工程、实施百个项目),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探索美丽乡村蝶变之路。20年来,“千万工程”在湖州持续深化、不断迭代,推动湖州农村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安吉鲁家村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内,园艺师正在现代电气化果蔬大棚内查看番茄的生长情况(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2003-2022年,湖州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5536元提高到44112元,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28降低至1.61。湖州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连续6年位居浙江省第1位。

  浙江返乡青年在安吉打造未来乡村(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刘家塘村地处安吉县南部,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外,刘家塘村以“慢”为主题特色打动了数以万计的都市白领。狮子石水库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群峰如洗,湖波如练。方一村坐落于有着“十里古银杏长廊”美誉的长兴县小浦镇,村口千年银杏树吸引着天南地北来的游客,村落里每家每户门前都栽种着银杏树,走在村子里,仿佛走在林中,树木与房屋互相映衬,好像童话般的世界。

  乡村颜值如何呈现全域美丽?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转型。据了解,湖州主导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市级美丽乡村三个全覆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3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33个,建设提升美丽乡村示范带31条、市级美丽乡村690个,实现宜创村全覆盖。

  美丽庭院建设扮靓乡村振兴好风景(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曾经农村的“脏、乱、差”老印象,在当下的湖州已经彻底扭转。由城市向农村延伸、覆盖和辐射的道路、自来水网、垃圾处理系统、超市和信息网等,从根本上改变着农村面貌,城乡界线日益模糊。

  长兴漾荡河蟹走出共富路(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绿水青山带笑颜,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十多年来,荒山变茶山,茶山变金山银山。近年来,安吉白茶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2003年到2021年的19年间,面积从2.5万亩增长到20.06万亩,产量从150吨增长到2008吨,产值从1.5亿元增长到31.13亿元,全县从业人员10万人,带动周边20万人就业。“安吉白茶”以52亿元品牌价值连续14年入选全国十强。白茶是大自然给村民们蕞好的馈赠,茶产业的发展,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绝佳阐释。

  除茶叶外,湖州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快速发展,形成绿色渔业、名优茶叶、水产种业、湖州湖羊等七大产业集群,培育“未来农场”100家,建成10亿元以上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10条,产值全省头部。

  湖羊数字化管理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近年来,湖州打响了以德清“洋家乐”、长兴“上海村”、安吉“亲子游”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头部市品牌,去年湖州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130.25亿元、连续7年居全省头部,入选中国蕞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了“一二三产纵向融合,农文旅横向打通”的乡村经营样板,实现从“经营城市”到“经营乡村”的转变。

  志愿者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导(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你心中的未来乡村是什么样?是绿水青山屋舍俨然,是数字化的便捷高效、丰富多元的产业体系,是充满历史积淀的文化氛围……近年来,湖州推动“缩小城乡差距”省级试点,“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率先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处理行政村覆盖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城乡公交一体化比例、有线电视和电信宽带通村率、快递进村率均达到100%,天然气覆盖率达到42%。

  百姓健身房引进农村文化礼堂(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走进德清县莫干山镇庙前村文化礼堂,这里不仅有村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还有百姓健身房。喜欢文艺的老人还可以到书画室、围棋室、影音室度过悠长安静的夏日午后。一幅幅字画勾勒出村民的幸福生活。

  据介绍,在湖州,“医共体”“教共体”“助联体”等共享协同模式下沉乡村比例近50%。开出“未来农场”“慢病服务”“乐业湖州”等36趟“共富班车”,累计服务覆盖乡村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人群超2000万人次。城乡制度壁垒逐步破除,公共服务加速一体化进程,“同等国民待遇”正在实现。

  “青年X乡村”共创展览(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为乡村助力,为青春喝彩。在湖州,“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深入推进,各类人才流入乡村、扎根乡村,形成群英荟萃、青春涌动的澎湃活力,使过去“人烟寂寥”的静谧乡村,演变为如今“人气旺盛”的创业热土。

  DNA安吉数字游民公社(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目前,湖州拥有全国首个农民学院,建有省级乡村振兴实训基地6个、省农民田间学校33家、农民大学生创业基地100余个,累计培育乡村振兴“五类英才”1.8万余人、乡村创客1825名,培育农村实用人才近10万人、约占农村常住人口的9%。在湖州,随处可见大学生村官、乡村“创客”、农技人员、生产大户等各类人才齐聚乡里、施展抱负、创新创业。

  南浔区双林镇非遗馆(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在湖州,6个国家传统村落、35个省级传统村落及108个传统特色村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活”起来的文化礼堂,是村民“家门口”的文化家园。石淙镇花园湾村文化礼堂传承家风文化、镇西村文化礼堂弘扬体育文化、姚家坝文化礼堂推行婚庆文化……近年来,石淙镇各村文化礼堂充分挖掘村庄历史背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等,有效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游发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文明生活风尚浸润乡里,农民精神家园更加美好。湖州拥有全国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构建了1个市级指导中心、6个区县实践中心、116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083个村级实践站、9295个实践基地的5级文明实践工作网络,累计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4个、省级文明村镇113个、市级文明村镇398个,建成农村文化礼堂690家。

  吴兴区织里镇社会治理中心平安数字大屏(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湖州创新发展了余村“支部带村、发展强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生态美村、平安护村、清廉正村”的“八个村”治理经验,并延伸探索镇域治理“织里经验”,形成了全国性的影响力。2019年“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在湖州织里举行。

  荻港景区(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近年来,湖州美丽乡村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所辖区县均成为国内知名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涌现了安吉余村、鲁家村,德清仙潭村、五四村,长兴顾渚村、方一村,吴兴妙山村、义皋村,南浔向阳村、荻港村等一批明星村,创造了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等一批制度性成果。

  因绿而兴的湖州乡村(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如今,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湖州大地上,一幅“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天的湖州,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生态美到生活美、从形态美到气质美,正在呈现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湖州。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吴兴 产业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全国首批!吴兴成功入选!

全国首批!吴兴成功入选!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国首批!吴兴成功入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我区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列入,全国共100家、全省仅4家、全市唯一,这是我区继去年获评全省首批“新星”产业群后的又一殊荣。...

吴兴农商银行助力青年创客投身乡村产业

吴兴农商银行助力青年创客投身乡村产业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80后农村创客郑云宇,得到了吴兴农商银行一笔100万元的创业贷款,望着已经成熟的20亩火龙果丰收的场面,他开心地表示,今年正赶上了火龙果的丰收期,预计销售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他的农业创业项目前景可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吴兴区开始涌动着青年返乡创业、投资的热潮。然而,不少创业项目以农业为主体,没有产权、缺少有效抵押物,融资...

吴兴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彰显装备制造集聚效应

吴兴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彰显装备制造集聚效应

  “阿祥重工”生产的矿山破碎机得到客户认可,近日已开始批量生产,这标志着“阿祥重工”已提前两年从大型机械零部件加工向成套机械设备制造迈进。   “阿祥重工”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阿祥重工”项目原计划分两期实施、 5年完成,通过与齐二机床和上海临港重装的合作,二期项目提前建设,目前已投入试生产。同时充分利用一期的生产加工能力与二期冷作加工相配套,形成重工产业链,大大加...

吴兴区贸促会成功举办“护航民营企业出海”主题活动

吴兴区贸促会成功举办“护航民营企业出海”主题活动

  为充分发挥吴兴区贸促会桥梁纽带作用,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11月3日,区贸促会联合区工商联在织里童装城成功举办“护航民营企业出海”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是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举办的一次时机特殊、意义非凡的活动。区贸促会、区工商联,各乡镇街道商会负责人,以及区平阳商会、区童装商会会员企业代表共7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与会人员先后参观考察了湖州跨境电商...

吴兴撬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点

吴兴撬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点

  入选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国家工信部近日公布,吴兴区入选2020年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全省唯一。区发改经信局称,这是该区以消费品工业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突破。   据介绍,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是指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为抓手,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

吴兴高新区创新构筑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平台

吴兴高新区创新构筑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平台

  连日来,吴兴高新区拓展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平台锁定了1800亩目标,分别向东、向西延伸,加速拓展提升新空间。强势“开疆拓土”的背后是园区更大的谋略:要把国内乃至全球的智能物流装备产业精英,都“装”到平台的全产业链上来。   前不久,从该园区传来喜讯:三一集团将投资约108亿元,在该平台建设三一装载机生产基地,预计年产不低于3万台装载机、年产值超150亿元。“作为全省唯...

排名第二!7月份吴兴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赛马指数评价结果出炉

排名第二!7月份吴兴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赛马指数评价结果出炉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排名第二!7月份吴兴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赛马指数评价结果出炉   今年以来,吴兴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认真贯彻全省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工作推进会精神,坚决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文心寻画境天然得真趣——宋代吴兴文人别业的营造特征

文心寻画境天然得真趣——宋代吴兴文人别业的营造特征

  原标题: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宋代吴兴文人别业的营造特征   鸥波亭图(中国画) 赵孟頫、管道升   四景山水图(中国画·局部)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中观湖平台上的太湖石峰   “别业”一词蕞早见于西晋文学家石崇所作《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