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财政:下好“三招棋”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来,尽管面临着国内外风险挑战和区域赶超竞争的双重挑战,长兴县财政局始终突出效益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快支付进度,不断振兴实体经济,涵养可持续税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21.76亿元,增长6.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55亿元,增长2.62%,两项收入总量列全市头部。2021年1—2月,全县财政总收入37.52亿元,同比增长44.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9亿元,同比增长40.88%。
一、下好“科学理财”棋,向预算管理要效益。一是预算编制科学化。全口径编制预算收入,完善部门预算支出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细化分类科目,从类级到款级再细化到项级,在全市走在前列。在全市率先实行部门预算全部上人代会,主动接受县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督。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2%,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不低于5%,压减金额4亿元。完善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对超期2年以上项目资金等进行收回并统筹安排,盘活资金1.29亿元。二是资金管理规范化。建立库款管理保障工作机制,强化数据收集管理,充分掌握库款流入、流出、余额变动情况,每月在优先保障基本支出前提下,按照项目轻重缓急、保障重点、急需项目资金需求下达用款计划,并通过财政预算指标实行源头控制管理,科学合理调度库款。进一步规范长兴县县级政府资金存放管理,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口径财政资金的竞争性存放,年化利率2.145%。三是绩效评价高效化。出台全国首个县级《财政预算绩效全周期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明确建立多部门高效顺畅、职责清晰、协调配合的预算绩效监督工作机制。强化源头约束,填报绩效目标前置于部门预算编制流程,绩效目标实现100%申报。全面开展绩效自评,覆盖预算单位1427个,合计金额17.05亿元,着重选取14个重点民生项目进行重点评价,涉及财政资金3.16亿元。在全市率先开展乡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对洪桥镇、林城镇、卫健局开展试点,探索建立以事权清单为核心的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体系。
二、下好“支持发展”棋,向政策落实要效益。一是“争”,积极对上争取。开展“一跑四争”行动,积极邀请省厅相关领导来长调研指导,2020年共争取到资金4.7亿元,争取项目1个,争取政策5项。在地方政府债务“严监管”背景下,规范开好融资“前门”,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获得再融资债券21.4亿元,规模为三县两区蕞大。抢抓窗口期机遇,协同发改委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8亿元。争取国开行防疫专项贷授信1亿元。二是“育”,振兴实体经济。积极推动“两直”资金和“湖八条”“湖九条”“人才新政”等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落实机制,让企业应享尽享。围绕“六稳”等重点工作,加快政策资金拨付,兑现专项扶持资金5.7亿元。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强化政产业基金运用,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0个,金额达6.46亿元。积极开展取消、停征、降低标准等减负工作,全县累计税费减免34.67亿元。三是“扶”,助力乡村振兴。安排农林水支出9.3亿元,保障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安排45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支持吕山乡发展湖羊产业、洪桥镇发展河蟹产业、泗安镇发展花木产业等特色产业,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型农业主体,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启动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全面提升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四是“保”,改善民生事业。教育投入17亿元,支持义务段和职业类学校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持续提高教师待遇,打响“学在长兴”品牌。落实卫生健康支出6.6亿元,优化公立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水平,扩大特殊人群免检范围和经费标准,提升“健康长兴”品质。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亿元,提高居民养老财政补助标准,加大稳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其他社会保障等公共******投入,促进基本公共******均等化,统筹协调各项社会保障事业共同发展。节能环保支出3.3亿元,用于污水零排水、治水治气治尘、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矿山生态复绿、地质灾害防治、饮用水源保护等,改善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
三、下好“深化指导”棋,向******提升要效益。一是******基层有强度。加强对乡镇财务检查指导,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对全县乡镇(街道、园区)开展财务检查,强化乡镇的财政建设。落实“深化‘三******’、奋战‘五个年’”活动要求,扎实开展专员专班专******,实行疫情防控******、减税降费******、融资政策******、提升发展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政策研究、宣传解读、协商联动、资金兑现以及督查督办等五项工作机制,在“持久、深入、精准、有效”上下功夫,推动更多******转化为发展成果。二是******企业有力度。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引导国有企业开展市场化转型,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2020年,四大集团实现主营收入18.33亿元,增幅60.23%。提升信用评级,信用评级AA以上的公司11家,其中评级AA+有3家,评级AA有8家;城投集团和交投集团获评中诚信亚太国际BBB-。率先推行“财会+专班”模式,“点单式”开设代理记帐业务、初级会计、政府蕞新准则制度、管理会计和支农惠农政策等5个特色专题培训班,全县参与线余人,参与线余人次。其中,面向全县小微企业开设的防疫攻坚税费优惠政策讲解公益课点击量超2300次。深化落实“蕞多跑一次”改革,将财政“************至少一次”活动深度融入“三******”活动,实现************常态化,累计******、走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1000余户次,发放各类政策汇编3000余册,收集、解决各类问题困难79项。三是******群众有温度。深化应用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打造有序便捷“票据云”,借助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初步建立覆盖全域的“医后付+电子票据”系统,拓展线上支付渠道,共开通电子票据单位250家,其中公共支付平台开具单位88家。面对疫情,加快政策兑现,头部时间落实资金拨付专人战备值班制度,开通防疫物资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头部时间保障疫情防控支出。推进房租减免政策落实落地,助推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累计走访企业152家,惠及商户1139户,减免租金2184万元。党员干部职工主动参与到结对社区、高速卡口,参与社区“洗楼”、宣传普及防疫知识、测量体温等工作,累计志愿活动1200人次,总志愿时长达9600小时。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