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引领城市低碳新风尚
【AI看生态】美丽中国会“更”好
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开幕
科学研究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万艳芬带领的云南大学绿源功能材料团队为此展开了持久探索。
2023-08-15 10:30
深空通信:让“星际呼唤”成现实
当地时间8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网站上宣布,其与位于地球约200亿公里的“旅行者2号”终于恢复了通信。
2023-08-15 10:29
联盟号运载火箭从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将“月球-25号”发射到月球。
2023-08-15 10:27
惩治网暴 维护公众安全感秩序感
国家机关密集出手,反映出网络暴力治理的迫切性。网络暴力如何演变而来?为何愈演愈烈?法如何能够“责众”?
2023-08-15 04:45
蕞新实验表明缪子摆动远超应有程度
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发现新证据,表明缪子的摆动程度远远超过了应有的程度,他们认为应有一种未知的力在推动它。
2023-08-15 10:23
多地遭遇“烂场雨”后 发芽小麦去哪儿了?
当前,发芽的小麦主要被用作饲料。尽管“芽麦”的产生直接降低了小麦的品质和食用价值,但其仍可作为能量原料替代部分玉米应用于畜禽饲料,从而缓解原料供应压力,降低饲料生产成本。
2023-08-14 10:40
AI出手能否掀起天气预报变革?
图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们在观看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据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相关人员介绍,数值预报方法在中长期预报等领域的应用蕞为广泛。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等机构都已在实测中验证了盘古气象大模型的优越性。
2023-08-14 10:45
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女性科研人员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前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台的这项政策,成为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又一有力举措。
2023-08-14 10:38
深圳探索“工业上楼”(一线调研)
不久前,我国首个全装配式“工业上楼”项目一期在深圳竣工投用,“像搭积木一样建厂房”“汽车搭电梯上下楼”等话题引起关注。所谓“工业上楼”,通常指多层厂房或“摩天工厂”,是面向新经济、新业态的新探索、新方式。在深圳,“工业上楼”实践始于2015年,2021年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深圳为何探索“工业上楼”,工业如何“上楼”,“工业上楼”后有怎样的发展空间?记者走进两座“摩天工厂”一探究竟。
2023-08-14 10:36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成功发射 对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水平有重要意义
8月13日1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世界首颗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的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天基灾害监测体系,对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3-08-14 10:28
跨越千里送电 东西协作共赢——西电东送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投产3年来,截至6月25日,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其中大部分送往粤港澳大湾区。
2023-08-14 10:30
为促进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植物源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发。
2023-08-11 09:48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核心模块成功吊装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安装工作步入高峰期。
2023-08-11 09:35
走进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医工融合装备制造协同创新实验室,中药的清香扑鼻而来。而加氢站充氢的关键核心设备“绿氢隔膜压缩机”,全由沈阳理工大学巴鹏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2023-08-11 09:33
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23-08-11 09:42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3-08-11 09:40
洪灾袭来险情急 科技撑起“保护伞”
近年来各类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防涝及灾害救援,为我们撑起了一把防涝减灾的“保护伞”。
2023-08-10 09:09
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实验做了一遍又一遍,张玉成和团队成员费尽了脑筋,但方案效果并不如人意。
2023-08-10 08:52
斗转星移,如今在权威机构公布的全球量子计算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上,该公司已坐拥234件专利,排在量子计算行业国内第1、国际第6。
2023-08-10 08:51
或经年累月在野外奔波,或一身泥土在墓穴挖刨,或拿个刷子清理出土陶片……这是人们对考古工作者的印象。
2023-08-10 08:48
5月21日,空中俯瞰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无人机照片)。城市客厅的屋顶和侧面都安装了可以开合、转动的光伏板,可以随时调整角度,控制采光和发电。
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画溪街道的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于2019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总用地面积21000平方米,集新能源科普体验馆、游客接待中心、综合文化站、省级新能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于一体。
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采用分布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以低碳环保、节能降耗为特色,年发电量达28万千瓦时,屋顶光伏板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可根据天气和光照情况调整角度,节能环保的同时让室内冬暖夏凉,还可利用太阳能制取热水、改善室内采光。屋顶光伏发电在满足建筑主体自用的前提下,多余电量还可并入电网,产生“绿色收益”。
5月21日,空中俯瞰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5月21日,空中俯瞰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5月21日,市民在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的图书馆内看书。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5月21日,市民在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的图书馆内看书。该图书馆顶部的光伏发电板可以随时调整角度和开合,进而控制室内采光。新华社记者徐昱 摄
5月21日,工作人员在巡查“城市客厅”屋顶光伏设备并网情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