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jsx-2067324226湖州开发区:打造国字号一流园区 展现国家级一流形象
便捷的交通、繁忙的道路、科学的规划、爆棚的人气,是入秋时节行走在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人的深刻印象。五年,弹指一挥间,但这1800多个日日夜夜却成就了今天开发区的枝繁叶茂。
从筑巢引凤到项目落地,再到企业服务,湖州开发区全力加快大平台、大项目建设提升,全力推动大企业、大产业培育发展,一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成长史恢宏而博大。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个个零件在流水线上行进,经过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等一系列工艺,便披上了漂亮的新装。
眼下正值汽车生产高峰,整个工厂正快马加鞭,就车加工项目而言,平均每0.6秒就有一个零件下线个车加工项目每天下线万件。今年以来,辛子精工充分发挥技术、质量优势争夺市场,新上马的轴承套圈自动生产线万套。据悉,由于订单纷至沓来,企业计划本月再增加4条生产线,扩大生产。
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引进一条高端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数字化生产线,目前已投入生产。据介绍,通过该生产线加工后的新材料主要供应给苹果、华为等手机制造商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两金”培育企业和“双高”培育企业等持续发力,驱动湖州开发区这一经济“主引擎”一刻不停运转。历经五年发展,湖州开发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31亿元,年均增长8.16%;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2亿元,年均增长9.0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9亿元,年均增长14.7%;财政总收入 28.73亿元,年均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16.98亿元,年均增长11.1%。“可以说,几年来湖州开发区实现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体现了全市经济‘主引擎’的担当和作为。”湖州开发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在湖州开发区快速崛起过程中,有一个关键词至关重要,那就是招大引强。近年来,开发区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招商网络,引进了一大批全球知名项目,产业链招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终于迎来项目建设的“成长期”和“收获季”。
“把新兴产业培育作为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全区的产业定位更加清晰,那就是把符合新能源汽车、信息经济、生物医药和现代金融服务业‘3+1’主导产业标准的项目招引进来。”据开发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仅2017年就排定实施101个建设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14.9亿元。目前,北大青鸟等项目成功引进,康山大道、创业大道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正加快建设中。“芯启源科技公司是全球第五家、中国头部家通过USB3.0嵌入式系统国际认证的企业,按照当前的态势,以后这样高含金量的企业花落开发区还会愈来愈多。”据介绍,目前南太湖科创中心正日益发挥平台优势,不断巩固深化与中科院等大院名校合作,新引进创新平台35家,累计达42家,转移科技成果172项, 50家产业化公司销售收入和利税保持年均增长50%以上。
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湖州开发区累计新引进项目200余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30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累计完成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151.27亿元,实到外资9.66亿美元。
近年来,湖州开发区把改革先后延伸进了行政审批、资源配置、干部考核等领域。在全省率先实现集聚区与开发区整合提升、合署办公,推进了“大部门制”改革的机构“瘦身”,还率先在全市试点开展“四破”工作,全面摸清了463家企业的家底,累计盘活厂房26万平方米,盘活土地1900亩。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80亿元,年均增长15%。
眼下,湖州开发区又一项惠及百姓的“蕞多跑一次”改革正全面开展,中心政务网权力事项库共计纳入的16个部门159个事项中155项事项企业和业主“蕞多跑一次”,覆盖率达97.5%。备案类项目审批提速72.4%、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提速75%,总审批服务时限在75天以内,大大加快了办事效率。
就在数月前,湖州生力液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袁世峰来到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从他进入中心到离开中心前后还不到半小时,就拿到中心签发的备案通知书,完成了公司零土地技改项目——收割机智能化控制液压系统生产线技改项目备案工作。
“现在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仅办事效率高,而且服务态度好。原本填写备案申请表以及网上录入工作都由企业方自己完成,现在请工作人员帮助填写,他们一点都不推辞,还很热心。”袁世峰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