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再添一所院校选址在这里……
近日,湖州市发布关于印发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职业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方案的通知。
通知重点提到将建设湖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长合校区。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长合区”)未来产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为进一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为长合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经过前期调研,学习外省市同类职业院校办学经验,特制定本方案。
2021年11月10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长合区,核心区面积为86.9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长兴县泗安镇和安吉县天子湖镇部分区域。长合区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培育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完善配套服务业,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构建“2+N”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兴发新材(浙江)有限公司、浙江利羿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已落户长合区。到2025年,长合区将基本建成以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长三角绿色智造中心”;创新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品质小城市;联动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样本。
目前,全市已有多所学校主动与长合区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开展技能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等,为长合区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湖州学院已与长合区开展洽谈,合作培养技能人才。长兴技师学院帮助企业招收数控加工类实习生20余人,培养新型学徒180 余人,培训电工、钳工、车工、铣工技师、高级技师22人,招收首批“长合班”数控专业学生44人进行定向委培,学生毕业后优先满足长合区技能用工需求。长兴县泗安镇成校建有电工、钳工、电焊工、车工、铣工五个工种的实训室,开设企业新型学徒制班4个,开展就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1012人,帮助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安吉县天子湖区域***中心成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电焊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技能实践培训基地12个,建成电工实训室1个,完善焊工实操设备;2021年为长合区企业招聘普工、技术技能人员累计3470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8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95人,中、高级工达40%以上,安全生产等各类职工教育2000余人次。此外湖州职院、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安吉技师学院(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长兴职教中心等学校已与长合区浙江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推进技能人才合作培养。
1.建设湖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面向长合区、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和企业开放,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企业职工培训等提供服务。通过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招收订单班、开展职业培训、技能等级认定和中西部合作办学等途径,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长合区主导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
2.建设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长合校区,实施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同时承担企业员工、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
3.组建长合区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在市教育局统筹领导下,以8所学校(湖州学院、湖州职院、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湖州交通学校湖州交通技师学院、长兴技师学院、安吉技师学院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长兴县泗安镇成校、安吉县天子湖区域***中心成校)为核心,吸引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加入,形成“1+8+N”联盟办学格局。
短期以服务长合区为主,中长期服务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短期目标:聚焦长合区“2+N”现代产业体系,精准对接长合区企业用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工学结合、育训并举,创新探索“管理共治、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共研、人才共育、师资共用”模式,突出产学研、培养培训就业相结合,每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000人,开展各类培训10000人次,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显著提高,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凸显,成为长合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主阵地,为长合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中长期目标:聚焦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和八大新兴产业链,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打造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样本。
1.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高学历、高技能长学制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以职业教育长学制为主,包括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高级工、六年制预备技师等。探索实施中高职“2+3”“3+2”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争取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实行课程、实习等一体化设计,合力培养长合区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养渠道,毕业时可同时取得大专学历证书、高级工或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二是中西部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合作,以“1+2”“2+1”或“3+1”等多种形式开设中高级技能定向委培班。开展“互联网+”同步课堂、远程技能培训等交互式教学活动,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吸引更多学生留在长合区实习就业。三是中职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争取“3+4”“3+2+2”等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为长合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本科学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专业设置。学校拟开设专业主要有: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应用。前期开设机电类、数控类、新能源汽车类专业,后期开设信息类专业群。
3.招生对象。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为初高中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和企业在职职工。生源主要来自长合区核心区域(如长兴县泗安镇、安吉县天子湖镇)、周边接壤市县(如安徽广德、郎溪,江苏宜兴、溧阳)和中西部地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自 2023年开始,面向湖州市范围、周边接壤市县定向招收长合区订单班,支持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共同培养长合区企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由长合区经济发展局、长兴县泗安镇人民政府、安吉县天子湖镇人民政府和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共同负责招生宣传,组织招生工作,以订单班为主要人才培养合作形式,由企业、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
充分利用长合区人才培养培训联盟成员单位现有的专业、师资、场地、实训设施设备等优势,坚持育训并举,帮助长合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一是组织长合区及周边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社会人员开展短期就业培训,帮助企业招工;面向企业新招员工开展入职培训,提升职工适应岗位能力;面向长合区企业在职职工开展学历和技能提升培训、认定,提升职工岗位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安排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等8所学校相关专业学生进入长合区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开展实习实训。三是与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吸引学生来长合区接受短期培训后,进入企业实习,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建设设想。充分利用长合区现有的西湖科技园的资源,建设湖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和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长合校区。项目总占地面积不少于 200亩,主体建筑主要含实习实训楼、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图书信息楼、艺体楼、办公楼和运动场等。建设投入可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争取列入专项债支持项目。
2.建设安排。项目进行一次***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建设。
头部阶段:建设湖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一期)。一期项目以改造一幢宿舍楼和一幢厂房(简称实训楼)为主,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投资约45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约2600万元、设备费约1500万元(分2023、2024两年购置)和预备费约400万元。一期项目集学习、实训、培训和住宿等功能,规划提供约300个实训工位、128间宿舍约500个床位,同时满足实习实训人员学、吃、住和运动休闲等需求,并确保改造后顺利通过消防、治安等安全验收。实训室主要设置车工、钳工、焊工、电工、机床电气检修和PLC控制实训室,计算机房等。
为了顺利推进实施,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一是明确工作职责。湖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一期)项目由长合区管委会负责,做好项目前期审批和工程招标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市财政局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提出需求,负责方案的规划设计。二是把握时间节点。2023年5月,腾空厂房;6月,腾空现长合区管委会职工宿舍楼,厂房开工改造;8月,宿舍楼改造完成;10月,实训楼改造完成;12月底前,实训室设备购置安装,湖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一期)正式启用。第二阶段:待“十五五”后,依照长合区的发展实际,推进学校整体建设和公共实训基地二期建设。
1.招收长合班学生。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与湖州职院合作,计划招收五年制长合班2个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共90人,努力培养长合区产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人才。
2.安排实习实训。湖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一期)建成启用后,分期分批安排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住宿集中安排在公共实训基地宿舍楼。一是2023年下半年,安排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等6所中职学校和湖州职院相关专业学生约500人,同时吸引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长合区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开展实习实训;二是长兴县泗安镇成校、安吉县天子湖区域***中心成校根据长合区企业需求,全年开展短期就业培训、企业员工入职培训、学历和技能提升培训及技能等级鉴定等服务,助力长合区企业发展。
成立市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兴县政府、安吉县政府、长合区管委会、湖州学院、湖州职院、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等部门(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部门职责。同时组建由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和长合区管委会牵头,相关部门和学校参与的工作专班,完善学校建设和办学方案,高效推进项目落地。
1.向上争取政策。一是争取将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与湖州职院纳入省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服务长合区主导产业发展。二是争取跨区域长学制招生试点,力争获得跨省长学制招生资格,长合校区学生全部进行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三是争取******单考单招人才培养试点和高职扩招相关政策。四是争取增加“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力争湖州交通学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与湖州学院合作纳入试点。
2.地方加强保障。一是制定合作招生方案,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长合区管委会与周边接壤市县(如安徽广德、郎溪,江苏宜兴、溧阳)和中西部地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加强对接,制定合作招生方案,支持学校招生,吸引学生来长合区就读就业。二是统筹落实教职工人员力量,支持通过引进、培养、聘用等方式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加强公共实训基地运维保障。长合区每年安排 5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公共实训基地一期的运维和中西部学生的招生、培养培训。长合区出台专项政策,激励相关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3.明确运营方式。公共实训基地为长合区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为学校拓展了办学模式,两者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公共实训基地由长合区负责建设。为了深化产教融合和灵活办学,由浙江长三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以混合所有制形式组建湖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公司主要以土地、房产、设施、设备投入,学校主要以师资、知识、技术、管理投入,实训基地收入主要有政府补助收入和学生实训、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服务收入。待公共实训基地建成使用后,由市教育局负责管理。
北京、上海二手房价迎来转折,会是楼市回暖的信号吗?
0$湖州再添一所院校 选址在这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