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2014年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重大项目引建突破年”和引资引智专项行动为载体,“引浙商、招央企、选外资”三管齐下,着力营造“大招商、招大商”浓厚氛围,确保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上新台阶。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全面开展“双十一五”比拼行动,通过擂台比拼、例会点评、奖惩排名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大高好”产业高端项目,形成一个主攻产业清晰、对象精准、区域明确的招商选资格局,健全一套灵活有用、入门对路、科学有效的招商方式,锻炼一支敢于担当、业务精通、执行有力、实绩明显的“狮子型”干部队伍,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各项目标。
1.重点产业:引进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项目15个以上;新材料、新能源、汽配机电、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项目10个以上。
2.重点企业:全球500强企业1家以上,央企或上市公司3家以上,知名浙商企业10家以上;
3.重大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5个以上,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2个以上,力争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实现突破。
突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以建设“国”字号产业园区为标杆,切实做好顶层设计,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大手笔、大力度做好与行业协会、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对接,着力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强链、拉链、补链、优链,确保在引进主导产业高端大项目上有重大突破。
1.推进“1+1”招商格局,突出主导产业。对五个招商部门按产业进行明确细化,着力构建“1+1”产业招商新格局。其中,招商一局生物医药为主、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为辅,招商二局节能环保为主、新能源产业为辅,招商三局生物医药产业为主、汽配机电产业为辅,苏昆办节能环保产业为主、汽配机电产业为辅,青岛办节能环保产业为主、新材料产业为辅,着力以专业化招商团队突破高端大项目。
2.做深做细基础工作,明确主攻对象。各招商部门根据产业分工,加强对产业链的研究,对内系统排摸产业发展现状、所需引进的上下游产业源等情况;对外全面排摸本行业全球500强、中国行业龙头、全国性行业协会、“浙商回归”重点集聚区域等产业链构成清单,明确主攻对象。
3.瞄准产业精准发力,推进“靶点”招商。在科学研判当前产业转移规律的基础上,精准发力,实行区域定点、驻点、靶点招商。其中,对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上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中心,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大型外企、跨国集团等高端外资项目和创新团队;在国内以北、上、广为中心,着力引进一批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重点浙商回归企业)为代表的重大产业项目。
充分借鉴运用已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完善工作的路径、方法和招数,更加注重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发挥内外多种力量,在有效招商、科学招商上实现新突破。
1.战略合作招商。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顶尖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招商战略合作单位,提升委托招商的层次和水平,确定不少于5家高端全国性的协会、行业联盟作为重点战略合作伙伴。针对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选择国际知名的中介机构,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做实驻点招商。各招商部门要结合本区域产业特点,科学论证、用心谋划、选出蕞佳招商驻点,合理配置每个驻点的招商力量。部门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带头驻点招商,又要切实加强对所属部门的日常管理,健全驻点招商工作考勤、信息报送、工作督查机制,使人人肩上有担子。相关部门每天通报一次部门负责人招商具体情况,每周驻点情况报委主要领导审阅。
3.做精活动招商。全委层面重点做好2014年产业集聚区、开发区重点产业投资洽谈会,重点邀请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和协会、知名浙商等高层次人才来开发区考察。各招商部门围绕自身产业招引重点,通过产业论坛、高峰对线场富有实效的小型招商推介活动。
4.突出特色招商。整合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块各种资源,打响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两块“金字招牌”,推行“地块招商、项目招商、企业招商、方案招商、产业招商”多管齐下,瞄准意向性的项目和企业,实行有针对性的招商,提升两大核心主导产业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5.激活内源招商。更加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聘请区内明星企业、龙头企业、外资企业负责人或高管作为开发区招商顾问;定期梳理开发区土地、厂房、楼宇等各种要素信息,积极推动现有企业引资引智、资本上市、企业重组、战略合作意向等项目信息,寻找战略合作者,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6.注重外资招商。充分认识引进外资对产业整体提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切实把对高端外资引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欧美、日本、台港澳等地区,联合相关部门和协会,赴境外专题开展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为主的3场专题招商活动,真正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优质外资重大产业项目。
以打造“狮子型”团队为根本目标,通过例会点评、擂台比拼、奖惩排名等形式,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守土有责的志气、“舍我其谁”的豪气、“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
1.提升队伍素质。通过开展聘请专家、学者授课、新老招商员一对一帮扶机制等方式,定期产业模拟推荐、领导点评、招商研讨交流会等形式,不断提升一线招商人员把握产业发展特点、发展规律的能力。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以上的招商业务素质大比武、招商培训会、谈判技巧讲座等。由委相关部门牵头,每年安排一定专业招商人员赴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协会挂职锻炼。
2.加大奖惩力度。根据目标任务、项目质量、推进速度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纪律等多种手段,对引荐重大项目的招商部门和个人,加大奖励力度。签订目标任务责任考核状,实行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押金。对在招商一线有闯劲、有事业心、干出成绩的干部,在政治、经济上予以激励。对完不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实行处罚,对连续两年无实绩的招商干部不得晋升。对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并引荐项目成功落户的,给予重奖。
3.严格督查考核。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由相关部门对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每月通报各招商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驻点不到位、服务跟不上,遭到业主投诉的,或因主观人为因素导致项目流失的,对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对具体责任人予以处罚。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招商引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委主要领导定期专题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分析项目进展动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问题。委分管领导每月召开分管条线工作例会,研究布置具体工作。对重大信息和签约项目,成立“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突破小组,重点攻坚。委领导要将浙商回归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参与项目引荐、谈判、推进工作,确保每年引进1个以上的浙商回归项目。委各部门、各街道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积极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做好服务。每个部门每年必须提供1个以上的重大项目信息。
(二)做好后勤保障。切实关心在外驻点人员的生活情况,并对外出招商期间给予一定的出差餐费补助和手机话费补贴。定期更新开发区网站、宣传折页、画册、光碟等宣传资料。邀请专业机构,对开发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进行统一策划,着力提升对外形象。
(三)严肃工作纪律。切实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真正做到廉洁招商、节俭招商,做到与招商不相关的费用零支出,确需支出的费用要严格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由经手人整理后逐级报批。严禁向投资方介绍工程承包人、设备供应商等,不得以入股分红、借款计息等一切形式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谋取个人利益。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