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湖州南太湖新区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admin7个月前 (09-26)湖州产业信息76

  弁山脚下,以“核心引擎”著称的南太湖新区,区域经济发展彰显出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迸发出万马奔腾的崭新气象。

  作为湖州加快赶超发展的主引擎、主平台,2023年,南太湖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3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连续四个季度全市头部;1至12月,31项主要经济指标18项排名前三,其中11项头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连续12个月全市头部;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6%,连续30个月居湖州市头部。

  亮眼数据的背后,跳动着一颗颗“走在前”的火热雄心,凝结着一个个“做示范”的奋斗姿态。南太湖新区有着怎样的发展策略,以何在太湖南岸展现“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

  育新机,开新局。把南太湖建设好就必须在“绿”字上全方位焕新、深层次革新。

  2023年,新区制定《湖州南太湖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创新协同降碳、能源低碳发展两大领域入选湖州市“双碳”典型案例。同时,新区充分发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和地市共建科研机构的作用,为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为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和绿色制造,新区以17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完成预期的年度绩效目标。其中,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截至2023年底,新区获评省级绿色工厂1家,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完成区级绿色工厂提档升星19家,完成绿色化改造项目11个。

  南太湖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我们以发展规划来统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其中就明确了很多关于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

  在构建港区发展新格局上,南太湖新区以湖州上港为纽带,引入上海港的先进管理理念及优势资源,为企业减免上海港内短驳费用,并提供空箱调运、船期调度保障等服务,大幅缩短货物运输时间近60%。同时,依托港区内水路、铁路、公路运输方式齐聚优势,新区积极开展多式联运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超30%,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产业发展、项目招引提供了有力支撑。

  纵观2023年,新区于湖光山色间蹚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新区多部门的服务下,全年共腾出用能空间2.5万吨标煤,完成年度任务的108.7%,进度排名全市第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3%,排名全市第四;完成“移峰填谷”工作,全力保障企业用电需求;加大储能布局和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扩充储能项目清单,加快形成示范并推广。

  持续做好“生态+”大文章,让发展模式变“绿”、产业结构变“轻”、经济质量变“优”。如今的新区为不断提升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赋予其丰富内涵,正以“美丽湖州新样板”的崭新姿态吸引更多外界目光。

  连日来,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上,产品不断装配下线%。而在南太湖新区,这样飞速发展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作为太湖流域活跃地区之一,南太湖新区曾面临制造业发展的难题。新区寸土寸金,区域空间有限,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但脱离了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先进制造业的万千根脉,就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枝繁叶茂,我们要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之路。”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给出这样坚定的回答。

  面对土地资源有限的发展瓶颈,新区积极寻找破题之法。一方面在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提升行动的推动下,新增实施“腾笼换鸟”产业转型计划,盘活土地和闲置厂房;另一方面重点发展新能源、半导体及光电、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提升新区发展含金量。

  精准破题,体系重塑。2023年,新区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225.8亿元,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2.8%。凭借产业优势,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跑全市,微宏动力、孔辉汽车等企业实现高速增长,蜂巢能源、永兴锂电等企业顺利投产升规,一批龙头链主型项目落户新区,新能源、半导体及光电产业加速集聚,经济运行呈现新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的步伐,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去年新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32.7%,列湖州市头部。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由2017年底的10家增至25家。

  随着产业项目接连落户于此,南太湖新区“韧性强、潜力足”的产业格局强力刷新。在聚焦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新区还大力提升休闲旅游业,发展壮大以绿色金融、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人工智能、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成为湖州“绿色智造名城”建设的主引擎。

  在黄金湖岸线上,南太湖新区这座“韧性之城”强势脱颖而出,朝着活力四射、现代化的“产业新城”迈进。

  一座城市的“磁力”从何而来?营商环境是关键所在。2023年,南太湖新区在全域掀起一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改革热潮,做大做强产业平台,创新创业氛围火热,服务品质更加优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凤凰”来栖。

  “没想到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申报,这对于企业很有意义,非常感谢。”安迈特年产7亿平方米新型高安全复合集流体产业化项目负责人带着申报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所需的材料,找到了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此时,距离申报的截止日期只剩4天。

  “项目招进来是头部步,项目服务还有千万步。项目不仅要招得来,还要服务好,更要留得住。”这是南太湖新区每一名项目服务专员的心声和承诺。为了助企业一臂之力,新区专门安排项目服务专员40多人,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代办员,做到“企业不用跑”。

  企业需求在哪里,增值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新区增设增值服务窗口8个,制定了科技人才、政策兑现、就业就学、兜底服务等90项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量身定制的服务套餐。

  一直以来,南太湖新区把优化营商环境当做关全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来抓。2023年,新区依托“三单连通、三级联网、三会联动”的管理模式,实行经济职能下沉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构建全方位服务机制,高效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新区通过整合331项基本政务事项和79项高频增值服务事项,叠加69项社会化、市场化增值服务事项,2023年创建了12个“一类事”特色服务场景,包括“人才涉外服务一类事”“获得经营场所一类事”等,逐步构建起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涉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涉企事项办理知晓度、服务普惠度和业务集成度。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精准发力,打造一批具有新区辨识度、企业感受好的增值化服务品牌,如今,优质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南太湖新区闪亮的金字招牌。

  2023年,累计签约备案3亿元以上项目30个。

  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1.7%。

  2023年,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4家,推荐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2家

  骄人成绩的背后,亦有压力。新区蕞大的活力引擎是经济,是企业。面对发展之问,新区用实践作答: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通过产业链招商,不断进行强链、补链、增链、扩链,不断提升产业标识度,矢志不渝接续推进“打造浙江锂电中心”和“全面建设半导体产业园”。

  走进南太湖CBD项目现场,道路两侧机器作业声相互交织,目之所及,皆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主地标主塔“空中造楼机”高度突破288米,刷新湖州城市建筑头部高度,城市天际线雏形初显。

  白纸画美景,平地起新城。从一纸蓝图到如今的高楼林立,南太湖未来城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目前,未来城已完成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北片骨干路网框架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成型;CBD、总部园内40幢产业大楼除主地标外已全面结顶,引入项目222家,共入驻使用面积约86.9万平方米,占比约58.5%;北片路网多线建成通车,南片路网建设有序启动。

  千帆竞发“凤”成群,源头活水滚滚来。在南太湖新区半导体产业园,45万平方米半导体专业标准厂房及汉天下、旦迪通信等半导体企业所投项目均在快速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将陆续投入使用,产业园投运以后,将进一步提升新区半导体产业集聚能力。

  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是经济“挑大梁”中的“大梁。新区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每个产业链框架图、细分领域重点企业清单、科研创新图。

  如今,新区的新能源、半导体及光电、生命健康和休闲旅游“3+1”主导产业版图日渐清晰,绿色金融、现代物流、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

  每一个铿锵前行的步伐都连接奋进的脉搏,每一次精彩蝶变的过程都延伸奋进的征途。平台为基、项目为王、集链成群,新区正在不断“蝶变”。

  太湖之畔,春潮澎湃,新区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 浙江日报 撰稿:沈嘉毅 张笑言 责编:俞舒珺审核:张渊

  正月十五 来杭州西湖景区“闹元宵”

  湖州南太湖新区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春通新路,台州多个公路项目建成通车

  又是一年茶飘香!云和万亩春茶陆续开采

  蕞新提醒!受结冰影响 杭州地铁部分区段“两限一停

  杭州又悄悄下雪了 低温阴雨天气要持续到月底

  全省头部!嘉兴省重大产业项目获土地奖励指标

  浙江财政收入质量居全国前列 民生支出达75.5%

  嘉兴重点工业企业复工率全省头部

  “抢”“赶”“揽” 浙江拼经济背后的“硬功夫”

  更早、更准、更暖心 拼经济保用工 浙江先人一步

  嘉兴市召开“新春头部会”,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

  浙江多地主动出击 迎着春风抢抓开年“黄金期”

  总投资9770亿元 2024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线号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 对外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总投资近200亿元的15个项目陆续签约落户青白江

总投资近200亿元的15个项目陆续签约落户青白江

  6月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迎来又一波项目签约热潮,康佳高新智造产业园、龙王桃源水乡田园综合体、天美仿生医学新型材料项目等15个项目陆续签约,总投资近200亿元,涉及保税加工、现代物流、智能制造、开放农业等产业类型。   “选择青白江,主要看中它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康佳集团某高层管理者在签约现场表示,结...

新材料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园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湖州市德清县龙山路,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区观光路与二十三号路交汇   东莞市 / 怡安中路与255省道交汇...

省级产业平台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入驻无忧

省级产业平台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入驻无忧

  前不久,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名单公布,拱墅大运河数智未来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在列,是杭州市拱墅区的省级产业平台。千年大运河侧,这片产业热土成为拱墅区打造“一核一带一极”产业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的重要枢纽。   今年以来,浙江谋划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

重点项目撑起高品质中等城市腾飞之翼

重点项目撑起高品质中等城市腾飞之翼

  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曹立峰摄   人民网石家庄6月12日电 (周博) 中国定州北方厨具新城、定州国际陆港等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愉景综合体、定州国贸中心等商业项目拔地而起;唐河流域综合治理、G337定州绕城段改线等民生项目强力推进……六月的定州大地阳光明媚、姹紫嫣红,时时跳动着奋进的脉搏,处处涌动着勃勃的生机。   大项目顶天立地、好...

重磅!江苏海门推出4000多亩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面向全球招商

重磅!江苏海门推出4000多亩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面向全球招商

  4月11日,中国江苏省海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次推出18块总计4046亩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招商。记者了解到,一次性拿出这么多产业地块面向全球推介进行项目招商,在国内还尚属罕见。据海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俊主持推介发布会时透露,本次推出的产业地块优势明显,具体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地成片,规模大。所推地块各区镇均有分布,单个地块面积均在100亩以上,承载空间大、配套设施全,...

鹽城東台一批重特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

鹽城東台一批重特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

  繼晶澳、智泰等新能源強鏈項目快建設、快投產之后,又有天合光能、超晶新能源完成前期籌備、開工建設......8月25日,鹽城東台市10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據悉,10個項目均為該市近年聚力推進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大健康五大主導產業強鏈補鏈項目。   數據顯示,1-7月份,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70個,較去年同期增加19個。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5...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2024潞村论坛将在浙江湖州举行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2024潞村论坛将在浙江湖州举行

  11月5日,2024潞村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世界乡村旅游小镇举行。   发布会上,世界乡村旅游理事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干永福介绍了本届论坛的三大特色。一是培育“两强”案例,引领乡村产业,聚集品牌化。论坛上将发布《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品牌研究报告》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特色品牌研究报告》两个报告。二是汇聚社会资源,助力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