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安吉新签约两笔“生态”大订单2312亿元买了啥?
8月15日,正值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前一天(14日)下午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活动启动仪式暨安吉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会上,碧门小流域、钱坑桥小流域铜山区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在安吉签约。
安吉灵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安吉隐将谷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以2.02亿元和2920万元的价格,拍下碧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文化服务)20年开发经营权,和梅溪镇钱坑桥小流域铜山区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生态旅游资源)15年开发经营权。
两笔签约项目交易金额总计达2.312亿元。如此高的金额到底买了啥?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这个概念看似很抽象,实则是指通过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综合治理,使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可持续利用或潜在使用的各种供给与服务。过去,这些“服务”和“产品”往往因难以量化其经济价值而忽视。如今,在安吉县得以具体化和市场化。
今年3月,安吉县完成了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通过交易,来自杭州的浙江绿郡龙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3328万元获得了在安吉县章村镇石门坑生态清洁小流域河垓区块的生态旅游资源6年经营权,目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水土保持成为了可以变现的生态产品。背后,离不开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改革创新。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为其提供产品设计和价值核算,形成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核算出安吉县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33.2亿元,建立了县域层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
碧门小流域、钱坑桥小流域铜山区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签约是继今年3月20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安吉签约后的第二批签约项目。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我们打通了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渠道。”安吉县梅溪镇副镇长汪波很兴奋,他告诉记者,这套模式落地后解决了水土保持生态资源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对接难题。该制度设计首先在前期对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再通过价值核算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然后采用拍卖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从而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此次签约的项目之一钱坑桥小流域内主要河流为铜水溪,铜水溪经王家塘与昆水溪汇流进入晓墅港,晓墅港注入西苕溪。
安吉隐将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拍下梅溪镇钱坑桥小流域铜山区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生态旅游资源)15年开发经营权后,计划投资新建探险漂流项目。
安吉隐将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告诉记者,2021年公司就已经开始和铜山村进行接洽。“当时我们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山水资源,但对于能不能合作、怎么合作,心里也没底。”张慧说,去年4月,公司和铜山村开始谋划探险漂流文旅项目,但却在落地上遇到了难题,项目搁置了近一年。
“漂流项目蕞重要的就是河道资源,而河道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涉及到河道的泄洪保障、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维护,项目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面临谁来负责的问题。”安吉县水土保持管理站副站长郑向成说,今年3月,安吉县完成了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后,也给这些项目打开了新的通道。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浙江省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年3月,浙江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浙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绘制了清晰的蓝图。
“水利部门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把无形的空气、水等资源以产品的形式对社会企业开放交易,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也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安吉隐将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说,做项目的过程中都需要依附一些自然资源的优势,有了这张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成交凭证,企业也就有了依据。
钱坑桥小流域铜山区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成交凭证
从前“摸不着”的水土保持变成了可变现的生态产品,现在又通过拍卖交易变成了“真金白银”。不仅企业买到了安心,村里也盘活了无形资产。
14日上午,记者在铜山村村委见到了正等待签约的梅溪镇铜山村书记袁斌,他感慨地说:“这单交易为我们送来了‘救命药’。”
安吉山好水好,但“捧着金饭碗挨饿”的情况并不少见。铜山村是梅溪镇辖区面积蕞大的村庄,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以前村集体收入以林场承包为主,年集体收入约20万元。袁斌告诉记者,这单交易落地后,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河流生态修复等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和村民共富创收,预计每年直接可为村集体增收80万元。
“拿到交易转化金只是头部步,很期待后续为村里带来的‘连锁反应’。”袁斌说,接下来,铜山村和安吉隐将谷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还将共同投资约5000万元,用于莫干·隐将谷探险漂流项目建设,计划于8月底动工,明年开始运营。这也将极大地提振村民信心,带动周边民宿业、餐饮业、手工艺品销售等一系列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