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企业牵涉巨额债务开头有些无奈结局却很温暖
原标题:福利企业牵涉巨额债务,开头有些无奈,结局却很温暖......
陈大姐因幼年患病没钱治疗,导致个头比普通人矮小,找工作四处碰壁的她,直到遇见了湖州这家民政福利企业,生活才安稳下来。她说,她一直把工厂视为自己的“家”。
这家企业有50多名工人,其中20多人有着和陈大姐相似的人生。可惜,去年,企业因被巨额债务拖累,连工资都发不出了。工人们无奈之下,选择了劳动仲裁。
故事的开头或许有些无奈和酸楚,但后续的走向却很温暖。企业老板为工人们找了新东家,企业的厂房在司法拍卖中以1300万元的价格成交。
近日,湖州市吴兴区法院给30名工人发放了工资款和经济补偿金。近日,湖州市吴兴区法院给30名工人发放了工资款和经济补偿金。
现场,执行法官耐心地一一叮嘱:“支票是即时生效的,大家到自己银行卡的开户行领取就行。”
承办这起执行案子的法官娄亚龙介绍,这家企业是做汽车零配件生产加工的,原本效益还不错,后来牵涉一起保证合同纠纷,案涉标的3000多万元。2018年,30名工人向湖州市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工资加上经济补偿金,要求企业支付他们197余万元。
30名工人里有18人是残疾人。企业老板潘某说,工人们的情况他都清楚,很多员工都是跟着他干了十几年的老员工了,他也不忍心因为企业的原因让这些员工受苦。在劳动仲裁阶段,潘某就四处找新买家,把机器设备卖了,让这些员工跟着新老板继续工作。
但是,原来仲裁的那笔钱因没有及时履行,案子还是进入了法院执行阶段。临近年底,工人们在短时间内另谋出路比较困难,执行员多次找企业协商,在企业缴纳了腾房保证金并签署腾房保证的情况下,允许企业继续经营,全体职工也可与新的机器设备买受人签订劳动合同留企工作。
之后,吴兴区法院启动厂房的评估拍卖,后以1300万余元成交。拿到钱后,法院头部时间通知企业职工,执行员们还来到公司************,一次性发放。
娄亚龙介绍,此案原执行依据为分期履行,法院综合考虑民生问题、春节临近等多种因素,对取得执行依据未申请执行的工资款项一并纳入分配范围先行执行,支付完工资和补偿金后剩余的拍卖款将用于清偿企业债务。
陈大姐很高兴,“快过年了,要是丢了这份工作再找就难了,现在工资拿到,还可以留在这里继续上班,心也安了!”
80后小伙张君(化名)也一次性拿到了4.42万元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张君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母亲在张君十几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他与智力残疾的父亲相依为命。如今父亲年事已高,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在张君一个人身上,“领了钱,经济上总算稍微宽裕些,可以买点补品孝敬下老父亲了。”
浙江法制报(记者 高敏 通讯员 杨妍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