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浙江“一把手”访谈之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 大家需要刷新对安吉的立体认知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 周雪妮 周宇在各领风骚的长三角诸多强县中,安吉的发展之路具有特殊的样本意义。提到安吉,大家的头部印象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生态好、乡村强、百姓富是大家对它乃至整个湖州的“固有印象”。
“大家可能忽视的是,安吉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也十分亮眼。这两年,安吉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6.5%,连续15个月保持湖州市头部,创近十年同期蕞高水平。”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在接受《小康》杂志采访时说,对安吉的认知需要刷新。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安吉是典型的山区县。20多年前,为了摆脱贫困县的帽子,安吉满怀期待地走上“工业立县”之路,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相继崛起。受制于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局限,1998年,安吉在国务院开启的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收到了“黄牌警告”。
2001年,安吉调整方向,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并在2003年提出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余村正是在这一阶段相继关停了矿山和污染企业。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安吉人更加坚定了,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历史的发展并不限于一条直线,安吉要探索的是一条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之路,在“发展”和“保护”的两难中,更好地“有所为”,坚决地“有所不为”。
在安吉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坚持生态立县,突出工业强县,加快开放兴县的思路浮出水面,成为安吉县未来发展的新指针。去年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杨卫东履新后再一次强调坚定“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提出了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的目标定位。
“过去大家提到安吉常有三句话挂在嘴边,一杆翠竹撑起一方经济、一把转椅转出一大产业、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杨卫东说,这些固然是安吉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真实写照,但绝不仅限于此。
如今的安吉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生态旅居、绿色家居两大优势产业以及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通用航空五大新兴产业的“2+5”现代产业体系。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安费诺、福斯特603806)、热威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建成运营,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27万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1%,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538家、264家。五年来,安吉县新增“双金”企业3家、上市企业4家、“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等专精特新企业15家,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30家,国家科技进步奖实现新突破。
“未来五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高质量实现产业振兴。”杨卫东列出了具体的目标数据,要通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让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转型升级取得突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8%,千亿级绿色家居产业集群、五大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业总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分别突破50亿元、400亿元。
“安吉要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和全球产业链重构契机,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等窗口期,找到生态工业发展的新赛道。”杨卫东说道,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吉县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以沸腾的状态奔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头部线,才能为安吉加快实现现代产业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安吉县,有“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之誉,也是“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典范。
“对于安吉而言,美丽乡村示范引领压力也不断加大。”杨卫东说,关键要做好“聚”的文章,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双轮驱动,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为牵引,推动资源优质片区组团打造美丽乡村集聚区。
具体而言,安吉将大力实施“万套乡居工程”,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打造具有安吉特色的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7个以上。多层次打造民宿、乡宿、农家乐品牌体系,大力支持西南片区抢抓高速时代、“双碳”时代机遇,抱团打响“黄浦江源”品牌。探索中心镇片区一体化联动发展,扎实推进千年古城复兴、小城镇培育、绿色家居特色小镇等省级试点,深入实施艺术乡建,全力打造在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经济强镇、特色小镇。
据他介绍,未来五年,安吉将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升行动,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运营,鼓励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增值收益分配新机制,推广村村协作、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经营,培育示范引领型强村公司30家以上,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获利受益。以“两进两回”为主渠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万名乡贤、青年大学生回乡创业。深化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资源资产入股、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两入股三收益”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增收和项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一致。全面深化东西部协作、对口协作、山海协作,巩固提升“白叶一号”乡村振兴产业帮扶成果。
过去五年,安吉推动了“标准地”改革、“两山银行”建设等一批创新实践走在前列、成为示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1.93缩小到1.66。预计未来五年,安吉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9.5万元、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以内,低收入群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这是杨卫东给安吉的城市“画像”。具体到城市品牌形象,就是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围绕这四个关键词,他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今天的安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国际舞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这里走向全国、影响世界;安吉成为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余村获评世界蕞佳旅游乡村;中国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分会场活动、王毅外长同多国外长和国际组织政要的系列多双边会晤等重大外事活动相继在安吉举办;大竹海、安吉白茶、“安吉游戏”等品牌相继亮相国际舞台,“国际化是安吉顺势而为的时代担当。”
“绿色”是发展路径的实践升华,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的新命题,要自觉扛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责任使命;“山水”是城市形态的独特韵味,要坚持山水人产城融合发展,重塑山水自然坐标,精心打造望山见水、山水拥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美好城市”则将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落地载体,目的是让人民满意、幸福。
收入美好。聚焦“劳有厚得”,安吉将推动“全民就业”,精准实施就业优先,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乡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加快新时代“两山”工匠培育,实施万名技工选树计划,推动安吉技师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产业实训基地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培训技能人才6万人以上,选树高技能领军人才150人以上。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倍增工程,鼓励企业开展职工持股计划,进一步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民生服务美好。聚焦“学有优教”,安吉将推行“教育大脑+智慧学校”,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完成4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大力引进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构建与人口规模、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供给体系。聚焦“病有良医”,树牢大健康理念,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推动公立医院、重点学科提档升级,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智慧化改造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争创全国全民健身模范县。
全民保障美好。安吉将加快推进“全民参保”,实施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城乡居民保险提档,推动农村家庭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聚焦“住有宜居”,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强化租购并举,多渠道多主体推进租赁房供给,筹建人才公寓、职工公寓、公租房等保障住房10万套。聚焦“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同步实施“老龄化”“适儿化”改造,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加快托幼一体化,推进康养联合体、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全覆盖。聚焦“弱有众扶”,以“六无六有”综合救助体系为支撑,用好“安心享”数字平台,统筹抓好公益慈善、社会救助、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助残保障等工作,全面增强低收入群众兜底保障,确保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总的来看,安吉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未来大有可为。”杨卫东看来,未来的安吉形象将更为立体,这是一座激情迸发的创业之城、大气包容的活力之城、山水相拥的品质之城、低碳宜居的生态之城、人民满意的幸福之城、平安有序的和谐之城。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