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改齐参与】坚持“促就业、强产业”导向精准培育产业工人队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产改齐参与】坚持“促就业、强产业”导向精准培育产业工人队伍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以“促就业、强产业”为导向, 深入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通过“待业群众普训、困难群众特训、青年职工集训”精准培训人才,促进社会就业;分层选育人才,形成“一条产业链配套一个人才链, 一个大企业建立一个培育标准,一个乡村打造一个人才品牌”的发展格局;建立差异化激励机制,通过打造“百千万工程”“校企合作工程”“紧缺引育工程”,从长远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近年来,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深入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促就业、强产业”为导向, 健全产业工人培养、评价、激励制度,全力解决亟须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和企业技能人才短缺难题, 努力打造现代产业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累计培训技能人才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近1万人,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254人,发放技能补贴近 5000万元。
一、精准培训人才, 促进社会就业
围绕待业群众、困难群众、青年职工三类亟须就业群体,分类、分目标开展培训,实现让待业群众多一技傍身,让困难群众有一技谋生, 让学生凭一技上岗。
(一)待业群众普训,让人人多一技。围绕《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面向企业职工开展普适性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根据各镇、各街道工会掌握的失业群众名单,推出“匠新吴兴”微课堂视频技能宣讲40场,向待业群众精准推送相关培训课程,有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2021年,待业群众受训人数达 1934人,持证率达到81%,627人实现再就业。
(二)困难群众特训,让人人谋一技。针对困难职工、贫困劳动力等特殊群众, 建立特殊群众技能培训目录, 将易学习、易上手、易就业的家政服务、果蔬种植、电子商务、缝纫技能等纳入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低收入群体从“苦力型”普工转变成“技术型”能手,努力让特殊群众有一技谋生。2021年, 参加特殊群众专项培训者474名,合格率达95%。
(三)青年职工集训,让人人长一技。支持高职院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高学历+高技能”行动,鼓励辖区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把课堂搬进车间里,开展订单班定向培养, 提高学生毕业入职的岗位适应性,缩短或取消试用期。2021年,全区有12家企业在市内外开展合作培养项目27期。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开展分层级培育,形成“一条产业链配套一个人才链,一个大企业建立一个培育标准, 一个乡村打造一个人才品牌”的发展格局。
(一)主导产业订单培育,打造一链一队伍。围绕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现代服装等四大主导产业,全面筛选产业链上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双导师制”(企业师带徒、学校导师)培养模式, 形成以“培育一个完整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方式,确保每个行业每一个环节都能配齐技能人才。截至目前,童装、美妆、装备等5个行业均已建立完整产业链人才队伍,累计培育技能人才11373名。
(二)龙头企业自主培育,打造一企一标准。以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劳动竞赛实训基地等为平台,积极发展壮大吴兴区产业工人技能培训联盟,推动全区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截至目前,共有45家企业开展了自主认定,8644名产业工人“获证”上岗。
(三)乡村产业特色培育,打造一乡一品牌。围绕乡村产业传承发展目标,全面排摸村、镇的特色产业、非遗技艺等,积极推进“一乡一品”品牌培训,引领更多老百姓投入乡村产业和文化传承中去。妙西镇茶艺技能大赛、织里镇童装制版制作技能大赛分别获评全省百场蕞受好评的特色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针对高技能人才、导师、骨干团队,建立差异化激励机制, 让真正有技术的人才都能优绩优酬,有利于从长远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一)打造“百千万工程”, 让人才主动留。围绕产业工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建立健全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开展“万名吴兴技工”培养活动及“千名吴兴技师”“百名吴兴能手暨吴兴区优秀技能人才”南太湖特支计划,给予其差异化的购房、资金补贴。设置全国首个区县“吴兴工匠日”,出台《“吴兴工匠”关爱激励政策暂行办法》, 推出荣誉津贴补助、医疗补助、健康体检等4条“硬核”举措,让真正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劳模成为新时代吴兴产业工人的偶像。2021年,共选树吴兴技师24人、吴兴能手暨吴兴区优秀技能人才17人、吴兴工匠 16人,入选南太湖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人。
(二)打造“校企合作工程”,让企业主动育。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工人模式, 组织企业到职业院校开设“吴兴班”,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方式吸引技能人才来吴兴实习就业。与湖州工程技师学院合作,建立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已建立“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家。鼓励企业吸引职业技能类院校学生, 如果企业在同一职业技能类院校引进5人以上来吴兴实习就业,可获得500元/人的企业补助。依托技术含量较高的大中型骨干企事业单位的高技能领军人才, 积极培育各类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建立省级大师工作室6家、市级大师工作室25家、区级大师工作室26家, 对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别给予每家30万元、15万元、10万元、2万元的奖励。
(三)打造“紧缺引育工程”, 让社会主动引。鼓励人力资源机构或培训机构引进和培养重点发展领域及其产业链相关领域的产业工人,对促成从区外引进或本地培养的紧缺技能人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 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给予不同标准的一次性奖励。对成功引进“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银牌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省级首席技师、市级技术能手和本区紧缺的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等高技能人才的单位, 按5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给予奖励。
责任编辑:王青宇 审稿:高振宇、李霞
编辑:鄂尔多斯市总工会宣教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