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浙江又当上了“课代表”!
3月6日,浙江省商务厅与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台州6地市,联合举行浙江自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发布会,介绍各联动创新区实施范围、功能定位、改革任务举措等内容,宣告联动创新区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先有沪版自贸区PLUS,后有浙版自贸区MAX
从2013年,中国头部个自贸区落地上海至今,6年里,国务院先后5次批复设立了18个自贸区。
浙江自贸区是2017年,国务院第三批批复的自贸区之一。浙江自贸区总面积119.9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舟山市境内,包括舟山岛南部片区、舟山岛北部片区、舟山离岛片区。
↑从2014年,上海自贸区首次扩容至120.72平方公里之后,此后设立的各自贸区(除海南自贸区实施范围内海南全岛外),其余17个自贸区,均未超过120平方公里的范围
但是,2019年的上海有所突破,首次出现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提法,而这个新片区一下子划了873平方公里,面积是原有上海自贸区的7.2倍,但先行启动区面积仍然只有119.5平方公里(与全国各自贸区的标准规格一致)。可以这么理解,相当于中央给了上海2个自贸区的名额,老浦东1个自贸区120平方公里,新浦东(临港)又1个自贸新片区120平方公里。
而整个873平方公里的临港新片区,其实跟1990年成立的中国头部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一样(1990年初设范围350平方公里,1993年撤销川沙县成立正式的“浦东新区”行政建制区后,面积为523平方公里,2009年合并南汇区后,浦东新区面积扩大到1210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央给了上海2个国家级新区的名额,1个叫浦东新区,另1个叫临港新片区。(此前,国务院在不同意杭州申报钱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新区的批文中,明确每个省只能有1个国家级新区名额,因为浙江已有一个舟山群岛新区了,所以杭州钱塘新区,就得不到正名。)
所以,上海很聪明,发明了“新片区”这个名词,既坐实了自贸区扩容,又事实上拿到了第2个国家级新区,甚至比一般国家级新区更高的待遇。
有了“班长”上海,2019年“临港新片区”这个“自贸区Plus”级别的小创新,
这一次,浙江省要搞的“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显然是“自贸区Max”级别的大创举!
这个浙江版的“自贸区Max”,已经不局限于上海版的“自贸区Plus”搞一个Double的规模了,浙江的魄力更大,好比“孙悟空的72变”,有条件的地市都上!结果,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台州6个地市各划出了120平方公里,皆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名义,风风火火地搞起自己的“准自贸区”来!
这一次,浙江抄作业,抄得够水平!可以直接当选自贸区“课代表”了!
在此,不得不佩服浙江的领导干部,搞城市运营的能力,绝对是全国蕞冒尖的!这下,连同有正式名分的舟山,浙江相当于有了7个自贸区。
2018年,浙江申报杭州钱塘新区,中央不批,就自己搞一个“浙江大湾区4大新区”,不仅杭州钱塘新区有份,还与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形成了“四胞胎”。
要问这4新区是啥级别?肯定超越一般的省级开发新区,且所有新区都是跨区县运作,并实际托管乡镇的“准建制区”(比如:杭州钱塘新区跨江干、萧山2区;宁波前湾新区跨余姚、慈溪2县级市;绍兴滨海新区跨越城、上虞2区;湖州南太湖新区跨吴兴、长兴2区县)。但它毕竟不是国务院正式批复19个国家级新区(一省至多一个,浙江2013年给了舟山群岛),也不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那样有行政建制的“新区”,未来这4新区的出路,很有可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形成“杭州滨江区(杭州高新区)”模式的行政建制区与经济功能区合一的行政区。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杭州第11区,钱塘新区的转正!
如今,全国各地获批的自贸区已覆盖了18个省,40多个地市。
可以说,多如牛毛的自贸区,已经到了“你要我就给,发展靠自己”的地步了!自然而然,“自贸区”的金字招牌也就黯然失色了很多。
悉数以上各自贸区的示范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发挥中国改革风向标的引领作用
上海临港新片区、深圳前海蛇口、河北雄安,这些新时期中国改革的风向标,拥有“自贸区”的名分,确实能让这张名片更加响亮!
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广州南沙、成都天府、南京江北等国家级新区,拥有“自贸区”政策,发展更能如虎添翼!
(3)支持“一带一路”国际商务枢纽港建设
自贸区,对于郑州、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高铁枢纽型“强省会”,以及跨京冀两省的大兴国际机场,强化陆空、水陆联运,推动这些城市的“一带一路”国际商务枢纽港建设,促进在地城市产业升级和劳动就业,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辽宁大连、营口、河北曹妃甸、天津港、山东烟台、青岛、江苏连云港、上海、浙江舟山、福建福州、平潭、厦门、广东南沙、蛇口、海南全岛,一直到广西钦州港,从渤海湾到北部湾,中国所有沿海省份,发展蓝色经济的重点区域,一个不缺的,都在自贸区榜单里。
(5)强化对港澳台、对边贸易的窗口形象
深圳前海服务香港,珠海横琴补足澳门,福州、厦门、平潭三地对台,南宁、昆明面向东盟,崇左、红河对越,德宏对缅,沈阳、哈尔滨面向东北亚,黑河、绥芬河对俄……未来,应该内蒙古的满洲里、二连浩特,新疆的伊宁、霍尔果斯、喀什,都会加入到自贸区的榜单里来!
这一次,浙江选择6个地市设立“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其实也遵循了以上5点原则,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杭州主城片区里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全境),是当之不愧的浙江版“浦东”!
主城片区里江干区的杭州金融城(钱江新城),不就是杭州的“外滩”么?
余杭片区里涵盖了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未来科技城,这里是享誉世界的阿里总部,是“世界电子商务之都”杭州的城市新名片!
(2)服务浙江大湾区4大新区建设
浙江大湾区4大新区中,杭州钱塘、宁波前湾两大新区,在此次“自贸区MAX”版中榜上有名。
杭州钱塘片区+临空片区,好比是杭州版的“临港新片区”;
宁波前湾片区+临港片区,好比是宁波版的“浦东新区”。
嘉兴,此前未入选浙江大湾区4大新区,但是2019年,嘉兴市的新增常住人口,跃居全省第3名,显然其在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打造G60科创走廊,以及浙江大湾区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此次嘉兴临沪片区(涉及嘉善姚庄、平湖新埭2镇)、国际商务区片区,以及综合保税区片区入围,尤其是嘉兴港(平湖市乍浦镇)作为浙江省在杭州湾北岸的蕞大港,地位也再一次得到肯定!
(3)支持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先人一步打造以数字贸易为标志的新型贸易中心
此前,浙江省已在杭州、义乌设立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鼓励阿里巴巴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全球化布局和杭州实验区建设,此次“自贸区MAX”版中,杭州4大片区、金华义乌片区,都有发展“跨境电商”的浓墨重笔;
而嘉兴的乌镇大数据产业园片区,则着眼于进一步打响“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品牌,为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作出开拓性贡献。
宁波临港片区、台州、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乐清湾港区、洞头大小门临港产业区,此次入围,加上原先舟山群岛新区120平方公里“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的双殊荣,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打造宁波舟山国际枢纽港,以及椒江口、瓯江口新港区建设……浙江,这个中国沿海岛屿数量蕞多的省份,如今又奏响了“全省所有沿海地市都有自贸区”的时代蕞强音。
(5)强化世界浙商、侨商经济的示范作用
发挥世界浙商作用,在温州、金华、义乌、宁波、舟山等“侨乡”,培育一个个“华商之窗”或“世界超市”,为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培育外贸新优势的“特色小镇”升级版尤其是浙江自贸区温州联动创新区,要努力打造侨商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
浙江6大自贸联创区总体方案抢鲜看
战略定位:对标国际知名自贸区和国内各自贸试验区,全面复制试点经验,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把杭州联动创新区建设成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特色的数字自贸区,通过推进六大任务,着力打造包括数字贸易创新区、数字产业国际合作引领区、数字金融发展先行区、数字政务服务示范区在内的数字“四区”建设。
实施范围与功能划分:杭州联动创新区涵盖4个片区,总面积118.55平方公里。主城片区42.96平方公里(包含杭州高新区(滨江)26.16平方公里、上城区山南基金小镇5.5平方公里和江干区杭州金融城11.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关键控制芯片、软件研发、终端设备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移动支付、跨境支付与清算、财富管理等国际金融科技产业。
钱塘片区25.18平方公里(含杭州综合保税区2.0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跨境电商、智能物流、汽车及航空等智能装备制造业、生命健康等产业。
临空片区25.0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跨境电商、临空总部、临空物流、临空服务和临空智造等临空相关产业。
余杭片区25.3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经济、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产业。
战略定位: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全球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科创中心、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实施范围与功能划分:宁波联动创新区涵盖4个片区,实施范围119.87平方公里。
临港片区70.56平方公里,临港片区又包括大榭区块、梅山区块、保税区区块、北仑区块和镇海区块。
大榭区块重点建设宁波舟山LNG登陆中心和国际油品生产储运贸易中心,打造国际能源贸易岛;
梅山区块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供应链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供应链创新策源中心;
保税区区块重点推进数字贸易、大宗商品贸易、保税贸易和供应链创新应用,打造新型贸易和供应链服务中心;
北仑区块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集成电路及相关联产业,努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中心;
镇海区块重点建设大宗商品进出口大通道,打造油品化工品储运中心和贸易交易中心。
临空片区8.71平方公里,临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服务、航空物流、跨境贸易、临空智造等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新兴临空产业集聚区。
甬江片区15平方公里,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强化科技研发、科技服务和软件设计等功能,打造长三角科技服务创新高地、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前湾片区25.6平方公里,前湾片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通用航空、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区。
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框架下,在制度、产业、平台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将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兴联动创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高地、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
实施范围与功能划分:嘉兴联动创新区涵盖4个片区,总面积119.03平方公里。嘉兴国际商务区片区4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金融和科技研发、设计咨询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打造以高铁新城为核心,站城一体、创新共享的第四代新城。
嘉兴综合保税区片区28.6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特色石化产业、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光通信、电子信息终端设备、国际贸易新业态。将嘉兴港功能从运输中心向服务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升级。
临沪片区24.7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半导体、机器人、5G通信、电子芯片、先进装备智造、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食品等产业。
乌镇大数据产业园片区25.66平方公里,发挥世界互联网峰会的品牌效应,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新材料产业。
实施范围:涵盖3个片区,共计119.86平方公里。
义乌片区75.05平方公里,包括中捷水晶产业园、东阳国际物流园区。主要围绕小商品贸易,重点发展国际商务、国际物流、贸易金融、跨境电商、国际投资合作、进口转口等产业,提升义乌小商品附加值和现代供应链服务能力,打造“互联网+实体市场”新样板和“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金义都市新区片区28.51平方公里,包括永康无水港。将依托金义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商贸服务、口岸作业、跨境通关等功能,集中发展“保税+智能制造”、“保税+跨境电商”“保税+服务”“保税+实体新零售”等国际贸易新业态,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信息安全等功能。
金华开发区片区16.3平方公里,包括浙中公铁联运港、兰溪嘉宝国际物流园区。重点布局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数字经济、科技研发、工业设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服务贸易,以及利用境内外资源,集中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提升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战略定位:温州建设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核心是围绕民营经济国际化进行制度创新,努力把浙江自贸试验区温州联动创新区建设成为民营经济服务样板区、民营企业国际化示范区、侨商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
实施范围:合计106.7平方公里,涵盖2个片区
瓯江口片区38.2平方公里,包括瓯江口新区一期、乐清湾港区、乐清经济开发区、洞头大小门临港产业区。
浙南产业集聚区片区68.5平方公里,包括滨海金海、经开区产业用地、瑞安塘下产业区块、瑞安经济开发区。
战略定位:台州将充分发挥作为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摇篮的优势,以民营智能制造为核心,充分发挥台州制造业、民营经济、小微金融发达的优势,将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台州联动创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民营智造新高地、小微金融服务民营智造样板地、长三角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示范地。
实施范围:119.78 平方公里,其中三门县有19.95 平方公里划入。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