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太湖新区笃志扬帆启新程

admin6个月前 (10-29)湖州产业信息70

  五年奋进谱华章,太湖南岸起新城。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6月2日,南太湖新区应运而生。自此,一座承载着全市人民厚望期许的新城,从长三角“地理中心”朝着“舞台中心”,步履铿锵、坚定前行。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目光再次聚焦于太湖南岸,一座依山傍水的新城正破茧成蝶、加速崛起。

  近年来,南太湖新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省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生态优先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产城融合为核心,创新高效体制机制,构筑绿色产业体系,优化宜居宜业环境,全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发展平台。今年上半年,“六个新湖州”30项亮晒指标中,新区共有10项细分指标排名全市头部,20项排名前三,其中,GDP同比增长7.5%,居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居全市头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居全市第三。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50.1%、32.5%,均位列全市头部,分别高于市均34.5个百分点、17.2个百分点。

  今天的南太湖新区,风头正劲,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正成长为一片蕴藏无限机会的投资热土和兴业福地。蝶变中的新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朝着打造“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的高能级战略平台目标阔步前行。

  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持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全面构建“3+1+N”现代绿色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能源、半导体及光电、生命健康和休闲旅游“3+1”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绿色金融、现代物流、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大批高精尖、独角兽企业先后扎根新区,一大批人才创业项目落地新区。

  走进浙江吉沃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冲压机、数控机正紧张作业,随着机械臂快速运转,经过冲压成型的汽车零部件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吉沃科技具备年产800万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于2023年升规入库,当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8166万元。

  在新区,集聚了许多像吉沃科技一样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产业发展呈现集聚发展、加速增长态势。该产业已成为带动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值从2020年的60.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35.6亿元,年均增长50%。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44家,已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家、5亿元以上企业4家;企业数、营收总额分别占全区三大主导产业的54.3%、57.7%,营收列三大主导产业之首。其中,以锂离子电池制造为主的相关企业(含材料生产)产值占比约20.3%,投产及在建项目累计设计产能预计达80GWh,集群态势显现。此外,正在推进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项目共18个,计划总投资388亿元。其中,百亿元和50亿元以上项目各1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

  新区半导体及光电产业同样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新区累计集聚了超越数控、华飞电子、见闻录等45家相关企业,涵盖半导体核心材料、芯片设计测试、滤波器制造、毫米波雷达等细分领域。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上,新区累计招引3亿元以上项目27个,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浪潮PC整机、总投资56亿元的见闻录滤波器芯片、总投资5.5亿元的三时纪通讯基材、总投资14亿元的播思通讯5G产业园等项目。

  “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基础和关键支撑作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新区将全面推进“大招商大引才大建设大发展”行动,不断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持续提升主导产业集聚度,加快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国庆长假后上班头部天,新区招商捷报传来。浙江零跑科技年产6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驱项目签约落户新区,项目总投资11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0亿元,年税收1.2亿元。

  这已是零跑科技落户新区的第二个项目。今年5月17日,零跑科技年产680万套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就已经落户新区。项目总投资约13.5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3亿元,年税收3亿元。目前,环评、安评、工程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厂房装修已进场施工。

  “半年时间不到,零跑科技两个项目先后落户新区。这既是基于双方理念契合、互相信任,也是新区践行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新打法的典型案例。”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对于推动新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新区产业链招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新区对标市八大新兴产业链建设方案,优化完善新区链长制责任分工,配强产业招商专班力量,持续强化三大主导产业引育,产业质效不断提高。如今,新区三大主导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55%。以新能源电池上下游企业为例,新区相继引进蓝固新能源科技、南木纳米隔膜、安迈特集流体等配套企业,构建了“电池制造+隔膜+电解液+正负极材料”全新产业链新格局,进一步夯实新区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

  不仅招商方面有新打法,在产业平台打造方面,新区也频频出新招。当前,新区携手市产业集团打造半导体产业园正在加速推进中。项目规划面积约1500亩,委托国内蕞大的集成电路工程设计院——无锡十一院进行规划设计。“我们坚持超前谋划,自半导体产业园规划实施以来,累计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超140亿元。”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新区招商中心负责人表示。上半年,新区新备案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27个,完成全年任务的90%,列全市头部,其中,固投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89%;完成3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5个,完成全年任务的62.5%;项目竣工16个,提前半年完成全年任务。

  在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新材料与能源科学研究中心实验室,节能防污涂层研究团队负责人崔家喜和团队成员日前正在对一款水性涂料进行迭代测试。“这款辐射制冷水性涂料可以通过特定红外波段,将热量散发到外太空,同时高效反射太阳光,使散热量大于得热量,从而实现降温效果。”崔家喜介绍。

  今年以来,该研究院采用“线上+线下”的双线模式,盘活存量专利资源,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今年已有9项发明专利进入转移转化通道,院内教师成功孵化亿家智慧科技、浙江化成天下等4家科技型企业。

  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代表了国家在工业控制技术领域的顶尖科技水平。2023年10月,实验室成功落地运营,不仅实现了湖州“国字号”科创平台“零突破”,也让新区形成了以此为引领,湖州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其他新型研发机构、创意萌发基地、成果转化加速器等为基础的“1+3+N”全链式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今年上半年,新区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新孵化企业28家,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纵向课题、横向合作合同金额3500万元;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6.39亿元,合同总数174项,其中服务于湖州市企业39项。

  山水相依,产城相融,人城相宜。未来城市应该是什么模样?这是新区描绘的美好蓝图。

  这个国庆假期,长田漾湿地公园长田乐游苑推出“花漾千年非遗华宴”游园会,打造长田花月秀、国风鎏金小火车、非遗匠人市集等精彩内容,集聚各地特色非遗民俗演出,一场穿越时空的传统艺术狂欢盛宴上演。大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新区累计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8亿元。

  水与岸、业与城、古与今交相辉映的南太湖“外滩”从愿景变成现实。目前,南太湖未来城北片成城、南片成型,40幢产业大楼和CBD主地标核心筒全面结顶,刷新了湖州“头部高度”。与此同时,新区凤凰湾片区开发有效推进,片区拆除工作基本完成,在建项目16个,累计完成投资24.7亿元,综合路网工程整体已完成25%;长田漾开发张弛有序,成立“生态人文历史挖掘”专班,深度剖析整个长田漾大历史,形成以“悯农文化”为核心的六大文化脉络,湿地文化广场项目完成桩基工程和基坑围护,北区完成土方开挖,南区出土完成60%;科学谷建设初具规模,高标准建设西塞山科学城,累计建成科创载体面积80万平方米、在建80万平方米,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近年来,新区坚持前瞻、系统、高效工作导向,以重点平台建设为牵引,推动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把创新创业空间有机植入滨湖山水、绿色田园之中,城市面貌持续蝶变跃升,一座极具发展活力的未来新城正一步步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

  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在新区,人们看到了湖州未来城市的模样。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产城融合,大力发展创谷经济,高质高效推进‘科学谷’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凤凰湾、长田漾等区块片区开发建设,协同做好产业平台培育、南太湖未来城打造、科技城建设、老城有机更新等文章,推动产业发展空间、城市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机融合,持续擦亮新区生态底色和发展本色。”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天的新区大地,处处涌动着跨越赶超、实干争先的滚滚热潮,处处昭示着投资热土的勃勃生机。特别是随着今年底沪苏湖高铁即将建成通车,新区势必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长三角“地理中心”迈向“舞台中心”,新区机遇空前,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坚信,在新区,必将可以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一人养3000头羊!浙江95后“数字女羊倌”一“键”养羊

一人养3000头羊!浙江95后“数字女羊倌”一“键”养羊

  可以看到羊舍内羊只数量情况、以及饲料情况,   同时羊舍内的湿度、温度、氨气、硫化氢气体   在浙江金华婺城区的两头乌国际牧场   “整个5G智慧养殖中心采用的设备   我们有自动投喂系统、新风环控设备,   资料图:金华婺城一智慧养殖基地的金华两头乌猪。张斌摄   资料图:...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国家大计连着百姓生计——推进共同富裕的浙江基层故事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国家大计连着百姓生计——推进共同富裕的浙江基层故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国家大计连着百姓生计——推进共同富裕的浙江基层故事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国家大计连着百姓生计——推进共同富裕的浙江基层故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在扫...

智慧化升级助力传统湖羊产业现代化

智慧化升级助力传统湖羊产业现代化

  浙江湖州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州湖羊”的发源地,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的湖羊产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2020年底开始,总投资2.2亿元的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投入运营,湖羊年出栏8万头以上,运营主体年产值1.5亿元以上,可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900万元。   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采取“政府主导、九村联建、公司运营”的模式,以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为...

湖州长兴:数字赋能乡村“共富”路

湖州长兴:数字赋能乡村“共富”路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9月13日讯(浙江之声记者叶树刚,通讯员吴迪元、茆国锋报道)走进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内,每一只湖羊的耳标上都多了一个二维码,通过单品种大数据中心建档立卡后,可进行选育、喂养、深加工等养殖要素的数字化建模。   今年以来,吕山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软硬进行迭代升级,更换新型高频耳标1.5万只,提高了采集数据效率...

湖州:乡村振兴踏歌来

湖州:乡村振兴踏歌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文明乡风浸润心田……金秋十月,湖州城乡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徐徐铺展。   幸福日子有奔头,乡村振兴有盼头。近年来,湖州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统筹多方资源,汇聚乡贤力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生产美、...

社会)浙江湖州:智慧化升级助力传统湖羊产业现代化

社会)浙江湖州:智慧化升级助力传统湖羊产业现代化

  凌晨!美国攻击核潜艇失联130个小时,别急,可求我们   2023-09-04 22:52:52   后续!何炅与保姆聊天记录曝光,保姆撒谎实锤,5%股份成蕞大疑点   2023-09-06 23:04:38   金正恩时隔3个月又带闺女营业了!10岁千金一身黑白配,真成熟啊   2023-0...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绘就丰收新画卷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绘就丰收新画卷

  蕞新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61%,科技作为重要驱动力,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也催生了一批“新农人”。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成为现实。今天(8月29日)的“一线调研”,我们就跟着记者到田间地头、温室、羊舍去看一看。   在黑龙江垦区红卫农场,眼下正是水稻灌浆的时候。原本是农忙时节,但齐整整的稻田里却看不到几个人。   红卫农...

长兴县吕山乡:共富工坊描绘乡村致富新图景

长兴县吕山乡:共富工坊描绘乡村致富新图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长兴县吕山乡:共富工坊描绘乡村致富新图景   夏日清晨,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里,年过五旬的“数字羊倌”陆国飞坐在湖羊智慧化管理平台前,查看羊舍动态。“每只湖羊一出生就会被打上耳标,就像身份证一样,这样通过扫描耳标就可以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