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收益上万元!南浔“家庭农场”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双林镇嘉俊家庭农场,成片的桃树映入眼帘,绿叶掩映间,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冬桃挂满枝头,不远处,农场负责人王义撑正组织员工忙着采摘装箱。
“眼下,果园的黄桃已经进入成熟期,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购买。”王义撑告诉记者,“我们的黄桃水分很足,甜度很高,品相好看,目前市场售价10元一斤,比其它的品种贵上不少,但依然很受追捧,热销长三角地区。”
从2016年成立至今,该家庭农场规模已发展到300余亩,建起100多个大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发展理念,各类水果亩均利润近万元,带动周边果农20多户,实现农民增收400万元,并在2021年成功入选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图说:果农正在忙着采摘黄桃装箱。受访者 供图
除了黄桃,该家庭农场出产的水果还有冬桃、蟠桃、红美人柑橘、梨等四季水果,田间地头分散点缀或连片成林,时节一到,枝头便挂满了累累硕果,线上线下的热闹劲儿,让当地村民腰包变“鼓”。
在南浔,像“嘉俊”一样可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家庭农场越来越多,在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下,一个个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崭露头角,兴了乡村业态。
连日来,在和孚镇蔡海华家庭农场内,员工正在整理尾茬葡萄。“虽然今年‘阳光玫瑰’的价格降低了,但我们的品质比较好,产量也大大提升了。”农场主蔡海华告诉记者,葡萄采摘旺季,农场里平均每天有上百名游客采摘,预计今年的产值可以达到400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南浔共有家庭农场4344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52家,市级家庭农场26家,区级家庭农场173家。”南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促进家庭农场的规范发展,发挥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费腾辉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