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te
11月的金鹅湖,轻泛粼粼波光,浙江湖州“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内,创新热潮涌动,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研究院产业创新园就坐落在这里。2021年6月,为落实省委关于建设“浙北硅谷”的批示精神,湖州市德清县与浙江工业大学达成校地合作,莫干山研究院作为共建新型创新载体,于2022年1月正式运行,开启了湖州浙北地区科技创新的全新探索。
站在这片发轫的土地上回看,两年多过去,昔日这片稻浪翻滚的乡村田野如今已是人才荟萃、动能澎湃的科创高地。莫干山研究院共孵化培育科技企业128家,引进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50余人,探索出一条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有效路径,也成功获批浙江省侨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浙江省侨联侨界双创智库。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高、创新力强、发展潜力大,是构建“产业森林”不可或缺的关键“拼图”。如何让中小企业“高跳快跑”,成长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独角兽”?研究院为企业起飞创造了更多风口。
今年年初,在德清县科技局、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研究院、康乾街道等多方联动的“百名教授联百企”助企行动中,来自浙工大食品学院的刘建华教授团队与侨企湖州维义生物科技股份在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下达成合作,三方联合创立新公司,维禾生物由此诞生。研究院执行院长陶鹏形容它“长着浙工大的脑袋,但是又带着企业的双足”。
“一方面,我们紧密关注企业需求,另一方面,我们有专人对接学校科研成果,甚至长期跟踪业界学术‘大牛’,做好校企连接的纽带,也成为实验室通向市场的‘高速公路’。”在陶鹏的描述中,研究院就像是技术“经纪人”的角色,让产品和创新思想在产业端落地,从而打通成果转化“蕞后一公里”。
如今走进产业创新园,高耸而立的楼宇和整齐划一的厂房已建设完成,高校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将在这里从实验端走向产品端,这里将成为孵化新企业诞生的摇篮。
德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好省级侨创基地平台作用,高标准建设好“海智青创园”,进一步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留用工作,探索促进海外人才项目、研究院和区域发展的优质资源互通互融,做深做细做实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努力把“海智青创园”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侨创企业孵化地、海归人才集聚地、为侨服务标杆地”。(苏云/文 德清县委统战部/供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