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交流暨2021年度第三方评估启动会议在湖州召开
为贯彻落实全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强化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质量,巩固建设成效,11月18日-19日,省生态环境厅在安吉召开全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交流暨2021年度第三方评估启动会议,各市生态环境局水处负责人、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省评估小组人员及有关专家参会。
11月18日下午,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安吉县天子湖园区祖名豆制品有限公司、园区污水主管网“一企一管”明管化改造工程、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收集系统及智慧化管理系统、县域智慧排水管网建设平台等,现场考察了安吉县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情况。
会上,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作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典型介绍,交流了天子湖工业园区“一企一管”明管化工程及智慧化监管建设情况;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解读了2021年度第三方评估技术规程;省环科院介绍了《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专项行动浙江省实施方案(讨论稿)》。
各市交流了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质量提升及标杆培育情况,对经验做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湖州市南浔区交流了菱湖化工园区水环境质量分级管控系统建设情况。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各地的建设成果,指出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要在细化规范指导作业,技术保障数字赋能等方面不断加强。
会议通报了全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情况,并对相关工作进度滞后的地市进行了通报,包括年度建设任务、园区水环境质量、排查问题整改等,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会议强调,要全力打好年度建设任务收官战,高度重视存在问题,深挖原因,梳理痛点堵点难点,加快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准备工作,对照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责任落实到人,克难攻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园区零直排区,紧紧抓住建设质量这条生命线,围绕质量目标,高效、高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不断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品质,经得起查、经得起检验,实现建的有品质、管的有长效;要严把评估关、验收关,从严把握评估、验收环节,强化自查自评和专家验收的质量,增强规则意识,避免走过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建设要求,贯彻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各个环节的新规则和新要求。
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要再谋划、再出发、再创新高,并对后续工作思路谋划提出要求:
要有序推进2022年的园区建设任务,不折不扣完成收官建设任务,确保建设质量有提升,并树立一批典型、培育一批标杆园区。要继续开展已建园区回头看工作,通过园区自查、地市排查、省级核查的方式,系统性评估园区零直排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短板,为下一步工业园区专项整治提升工作做好准备。
深入开展工业园区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结合《浙江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坚持科学、依法、精准治污,实施园区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全周期管理,提升精细化、数字化监管水平,进一步强化化工园区、重点园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改善园区水系水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要认真总结标杆园区模式、特色特点和经验做法等,结合园区实际,在推进隐蔽工程可视化、问题发现能力、数字赋能、生态修复等方面巩固提升,打造一批“污水零直排区”标杆示范园区。同时不断培育标杆园区,形成更多可推广、可参观的标杆零直排区,在国家层面担当浙江样板,体现浙江经验。
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手段在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以园区自身特色为基础,运用系统化思维、数字化理念,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同步录入,做到一图可视、一表看清。打造一批“污水零直排区”2.0版标杆示范园区,有序实现园区污水“产-收-处-排”监管数字化、精准化、科学化和智能化。
要积极组织园区、企业制定运维规范、不断完善标准化运维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园区运维队伍,明确责任主体,构建制度完备、管理到位、闭环可溯的长效、常态化运维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