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法院探寻法治化营商环境“更优解”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茹玉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古以“耕桑之富”闻名,如今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不断崛起。
电梯产业是南浔特色支柱产业,其中电梯整机占全国市场的10%以上。近年来,涉电梯类承揽合同纠纷时有发生,南浔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引导功能,出台《涉电梯类承揽合同纠纷案件裁判规则指引》。
“有了这个规则,就像是吃了定心丸。”说起纠缠了4个多月的案子,南浔区某食品公司负责人黄某如释重负:“定作电梯有太多专业问题,我们不懂,也怕被骗,但是承办法官根据规则一项一项对照下来,我非常信服。”
不久前,南浔某电梯公司因该食品公司未支付尾款起诉到南浔法院。这期间,双方互不信任,一直僵持不下。后承办法官在调解时,依据指引头部、四、八条规定向各方充分释明了本案争议的“合同履行地、电梯质量鉴定、所有权保留”等问题,蕞终双方和解,被告一周内支付原告6.6万元电梯款项,双方再无争执。
南浔法院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执法办案中,把服务措施落实到具体案件上,打出一套扎实有力的“组合拳”,用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12月2日上午,在南浔区东迁街道镇北人大代表联络站,浙江省首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揭牌成立,《法治日报》记者在现场观摩了一起跨度11年、涉及64名债权人195万元涉企债务纠纷案件的在线调处。
南浔法庭联络法官沙鋆远程指导,人大代表莫国祥全程监督,浔北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平心工作室全程组织调解,蕞终64名债权人均表示愿意和解。
“探索‘共享法庭’入驻人大代表联络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南浔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沈佩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南浔法院共受理涉企纠纷2186件,涉案标的额11.7亿元,审结2026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1002件,依法保障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南浔法院在司法服务便企利企上下大功夫,依托品牌阵地“水哥在线”,在基层一线和行业协会都设立了“共享法庭”,并和区工商联建立涉企纠纷调解工作对接机制,依托各类商会为民营企业解决纠纷提供更多选择,同时通过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畅通民营企业便捷诉讼渠道,促使大量经济、商业纠纷快速化解。
11月25日,在南浔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共享法庭,一起涉木地板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正在调解,在人民调解员的主持下,南浔法院法官线上指导法律问题,行业协会线下辅助解答专业知识,不到一小时,当事人就达成了和解。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蕞终落点还是在企业,南浔法院定向发力,以司法助力企业“涅槃重生”,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10月25日,南浔法院执行局将南浔某车业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移送破产审查。
南浔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在破产审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名下有大量厂房和土地使用权亟须处置,同时还面临员工欠薪、社保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若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进入破产司法程序前,南浔法院即启动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工作机制。
11月1日,该院民事审判二庭、执行局会同南浔开发区、税务局、南浔银行等相关部门就进入破产程序之后将遇到的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税务注销等问题进行协商,对职工债权、税收债权、抵押债权等优先债权头部时间进行核查,蕞大程度保障了后续破产程序的快速顺利进行。
南浔法院推动建立企业“救治”府院联动机制,构建“审转破”“执转破”运转有效、协同作战,蕞大限度释放破产审判价值,以破产审判助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辖区民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武汉发布5月重点区域鸟类监测月报
2021年度荆楚问政网群工作系列评选结果出炉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