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实验室启用进入冲刺阶段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项新材料“卡脖子”技术难题近日有了解决方案。得益于吴兴区的牵线搭桥和靠前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正东受聘成为太湖实验室新材料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接下来将长期驻企指导,通过重大技术攻关,深度推进高参数先进核电、火电关键材料及部件的国产化。
据介绍,太湖实验室紧邻西山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吴兴区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按照国家级“一流科研团队、一流科研成果”的定位,规划建设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去年启动谋划以来,太湖实验室已携手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钱塘科技创新中心、乌克兰国立冶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湖州创业发展。
眼下,太湖实验室的各项内部装修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多个专家团队将组团入驻。“我们根据企业提出的具体人才需求进行‘画像’,加快构筑全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缩短技术与成果转化之间的鸿沟。”吴兴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太湖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引进集聚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三个领域的优势科创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湖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升级的“蕞优平台”。
在主动承担省级及以上重要研发任务的基础上,太湖实验室本月将正式挂牌启用,主攻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国防军工用特种纤维和柔性材料、金属新材料、氢能源关键技术、新型储能技术、智能感知与控制、纺织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等研究方向,提前布局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太湖实验室还将不断强化政策集成,加速资源要素集聚,成为湖州市科创工作的特色品牌。“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场景中,我们主动对标高要求,专注高层次人才招引、聚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主动对接企业、嫁接资源、承接产业,依托好风景发展新经济。”吴兴区负责人介绍。
根据计划,太湖实验室将在明年底引进2个院士团队,汇聚不少于1000人的高水平科研人员;到2025年,力争引进培育5个院士团队,汇聚不少于2000人的高水平科研人员,形成院士等顶尖科学家、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科研骨干以及青年后备人才的梯队结构,打造“专业特色鲜明、研究成果显著、地方贡献突出”的创新策源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