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州市商务局工作计划
2023年湖州商务工作要继续按“一四五六”体系抓的同时,要明确以下四个重点:(一)迭代招商引资(智)体系机制,高质量“引进来”1.聚焦“1168”工作目标。未来三年,全市每年拿出1万亩建设用地用于招商;累计新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0个;备案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00亿元;新引进项目八大新兴产业链集聚度和“2+8”平台主导产业集聚度均达到80%。其中,2023年新引进固定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300个、新开工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160个、新竣工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110个;实到外资16亿美元。2.建立“1+8+7+N”组织架构体系。“1”是由市招商引资(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负责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指挥、组织协调、推进落实、督查考核等工作,研究全市层面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协调跨区域重大项目招引。“8”是明确八大新兴产业链“链长主建”,围绕八大新兴产业链,链长负责统筹产业链重点项目和关键核心项目谋划招引,牵头部门负责产业链招引组织协调工作。“7”是落实七个区县招商引资主体“平台主战”,各区县根据全市产业链布局定位,统筹实施域内精准招商、项目落地、政策供给、要素保障等工作,落实产业链招商及项目推进工作。“N”是强化市属国有招商引资机构和招商专业公司工作协同,市级成立招商引资(智)中心和招商公司,发挥市属国企作用,选配专业化招商引资团队,攻坚重大产业项目和高端人才引进。遴选一批国内外中介机构、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作为全市产业链精准招商合作机构和专家智库。3.明确5项推进机制。一是强化领导一线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确保区县主要领导1/3精力、平台主要领导1/2精力抓招商引资。二是构建专业招商生态。实行“平台+招商引资公司+特战小组”专业化招商引资模式,招募专业招商员挖掘项目线索。用好用活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优势,拓展基金招商渠道。三是整合招商资源优势。围绕湖州特有的资源、区位和政策等优势,全力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招商引资项目,开展战略性招商。深入开展全域有机更新,盘活老旧园区、低效企业资源,开展筑巢引凤式招商。四是加强要素统筹配置。整合土地、排放、规划、配套等信息,形成全市资源要素库,提高重大产业项目精准匹配能力。建立协同招引推进机制,进一步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攻坚重大项目招引。五是优化招商项目管理。建立“一企一策”项目和首谈项目备案制度,对完成首谈备案的项目,赋予其优先首谈资格,其他区县不得多头洽谈,防止市域内无序竞争。建立项目流转合作制度,对本地无法承载或不符合当地产业功能定位的项目,鼓励跨区域流动。(二)统筹内外贸发展,高水平“走出去”1.完善现代商贸流通新格局,构建品质消费促进新体系。一是加强商业体系建设。编制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优化社区商业基本消费单元场景,培育社区一刻钟生活圈。深化智慧商圈建设,引领消费升级,力推2个省级培育智慧商圈获评试点。全力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力争实现省级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区县全覆盖。二是不断优化消费供给。全年组织系列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提升“来湖消费”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建设,培育农村消费新场景,力争全年全市累计打造120个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实现全市乡镇覆盖率80%以上。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加大50个文旅“好去处”、9个“潮购圈”等宣传力度。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培育“金象金牛”贸易企业,力争入选省级行业领跑者企业数量不少于3家,培育壮大老字号、“金牌伴手礼”等本地品质消费品牌。2.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促进国际数字贸易新突破。一是加快外贸主体培育。实施小微外贸企业培育成长计划,深入实施外贸“三转”,强化招商引资功能,招引一批可持续经营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力争全年培育新进出口实绩企业600家以上,出口亿元企业达200家以上。二是积极助企拓市。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展现更多政府作为,持续开展“百团千企”助企拓市行动,及时优化展会支持目录,加快“走出去”步伐。力争全年组织出境团组超100个,企业展览面积超10000平方,参加企业超1000余家次。加快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外综服等外贸新业态,引导本地童装、美妆、绿色家居等产业扩大出口。三是推进数字贸易发展。支持运输、旅游等传统服贸行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向上争取纳入省级重点激励培育数字贸易重点项目不少于3个。做好数贸会参展工作,遴选数字贸易亮点展览展示项目,打响“数字贸易 湖州力量”品牌。3.拓展国际产业合作新空间,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新提升。一方面加快推动企业“走出去”。建立项目跟进服务机制,对高裕家居、东达光伏等“走出去”重点项目加大业务指导,完善对外投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企业放心、安全“走出去”。力争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额3亿美元、境外营业额1亿美元。另一方面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发区等创新发展,力争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保持稳定。积极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承接好展会溢出效应。(三)以攻代守保障粮食安全,高起点“抓上去”1.探索多元粮油储备体系。根据省局“未来粮仓”指导意见,立足成品粮油储备特点,扩建高标准粮仓2万吨以上,满足下步储备粮增储需要。持续推进社会化储备,重点建立有效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清单,构建多元储备体系。继续以国家绿色仓储标准化试点建设为抓手,推进国有收储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2.着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探索与供销社、强村公司合作建设集加工、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应急保障中心,在满足应急保障基础上,兼具产后服务、共享加工等功能,提高使用效益。推动建立4000平方以上智能化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库,围绕应急物资储备紧急调用,形成一套标准化的购、储、调、运的流程,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不断完善扩充防疫物资保供的生产、经营企业库,做到每种物资至少有2条供应链保障。3.完善应急保供机制。结合《湖州市生活必需品“6+1+N”联保联供应急机制预案》《湖州市重点保供企业突发疫情应急工作预案》,强化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完善全市生活必需品保供网络,指导企业加强与大型批发市场和菜肉主要货源地产销衔接,建立特殊情况下大型商超增加30%商品库存常态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