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大签约”一开年中国“预制菜”要忙?!
今天发现,一个浙江的30亿高端预制菜产业园宣布签约,而且合作的还是软银财团背景下企业。据闻这个项目,将于2023年一季度启动开工建设,冲刺百亿年产值。
根据了解,在湖州南浔区委区政府的统一战略规划下,南浔区千金镇人民政府与上海麦金地集团、国冷智谷联合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书,投资总金额达30亿元,这基本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一带的预制菜投资签约又活跃起来。而且签约的时间正是开年时间段,说明开个好年头。指向的还是长三角地区。
比起2022年初的渠道融资“热”,鼎味泰食品、舌尖英雄、乐肴居、蜀海、牛大吉当时更是宣布获得上亿资金投入,今年似乎是“产业园”签约先行。
麦金地集团的30亿长三角蕞大高端预制菜科技园区横空出世,说明长三角地区预制菜投资开始迎来刺激“活水”……11月的时候,上海麦金地集团股份刚刚宣布完成劲邦资本、天味食品2亿元融资。而麦金地正是大型的团餐及供应链服务商。去年11月,麦金地集团还与荆州签约25亿元,布局中央厨房和华中淡水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资料显示,麦金地集团系团餐行业的龙头企业,销售额从3亿到如今50亿的团膳龙头,白领餐市场遥遥领先,团餐企业板块包括白领、K12、宴会、会展及大型服务、社区供餐。
去年12月,山东沂南的文景食品预制菜项目开工仪式在沂南食品产业园举办,投入3个亿。
年加工预制菜品6000余吨的海老汉(重庆)食品有限公司开业投产,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大家庭”再添一名“新成员”。
莱阳与烟台财金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出“预制菜展厅”,展示商品200余件,充分展示丰富的预制菜产品。
12月,江门市蓬江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揭牌,总投资超80亿元的一批重点项目动工(签约),一批科研院所、保险单位、投资机构纷纷加入。
做火腿的企业,华统股份也表示,年销量2000-3000吨的预制菜项目正在建设推进中。
同时近期珠海首个“年鱼”会上,30家企业加工、流通、科研等领域的优质预制菜项目集中签约落户珠海斗门预制菜产业园,投资总额达到98亿元。
预制菜,起源于1960年代的美国,发展于1980年代的日本,1990年起在国内萌芽,先后在B端、C端爆发,整个预制菜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的预制菜生产,以及下游的2B渠道、2C渠道。这核心东都离不开投资,特别是资本的背后推手。
源源不断的预制菜产业园投资,正说明上游正备受看好。保守估计,去年以来投入预制菜产业园不下于500亿,而100亿预制菜产业园项目也有,成为工业科技产业链中投资中的亮点。
目前机会层面上,预制菜会分成ToB还是ToC的机会。不过,2023年预制菜将可能更看重线下餐饮复苏带来的团餐需求机会,还有就是C端社区化消费普及率的市场。
此外,新的一年济南、四川也出台了“预制菜十条”,蕞高奖励300-1000万,打出了系列的奖励措施,激励预制菜发展。各大企业也纷纷亮相预制菜年度收入,比如大湖股份突破2个亿预制菜收入;王栏树突破3个亿收入等;国联水产预制菜首次出口欧洲,总货值达10.8万美元;双汇的“美好农家小酥肉”有望突破15亿……
一片欣欣向荣的数字,正带来2023年预制菜的好期待。
在此思考2023年预制菜几个点:
特别在各地政府支持下,产业园投资仍然需求旺盛。
集合研发、冷链、生产加工、配套一体化的上游产业园建设加速。基于当前规模化的菜肴生产方式,预制菜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烹饪方式,但生产效率和品质仍然有待提升,及市场的“渗透”。而产业链上游包括家禽养殖、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蔬菜种植以及调味品生产业,上游养殖、种植等标准化程度高的企业参与预制菜生产将更能有效降低成本。
因此产业园投资的持续,拉动的是工业的效率,更拉动预制菜区域集中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对各省份局部市场形成将更有帮助。
而面对预制菜的机遇,各地政府高调布局 制定政策强力推进、加大招引做大做强、延链补链提升产值等方面下足功夫,倾力打造区域预制菜产业发展新的靓丽名片,将持续是热流。
二、餐饮处于一个恢复上升期,B端预制菜需求将会快速增长。
综合日美预制菜行业发展路径来看,中长期预制菜行业仍以B端需求为主,特别连锁餐饮、便利店和团餐B端客户追求生产效率。
然后,预制菜分销到企业团餐、餐饮、零售、社区老年餐、学生,会形成很大的餐饮供应效率。
逻辑来看,对于疫情期间受尽红利的预制菜行业来说,线下餐饮复苏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预制菜C端消费需求的减弱。
曾经以疫情为背景形成的C端线上消费预制菜这种的格局,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改变,也将迎来“场景”消费的变化。
而近年来伴随着疫情带来消费方式的变化,“宅经济”和”懒人经济”加速发展,各种制作便捷的预制菜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选择。但随着疫情调整的变化,预制菜C端宅家消费红利可能消失,但消费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将从普通简便需求跃升为菜肴降本和吃得更好的需求延生。
四、从“大众”单品到“个性特色菜”。
曾经大单品主导的预制菜消费市场,如今小众到大众这样的过程势必会变化。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预制菜从小众产品走向大众餐桌的快速发展期。未来在中国市场上,会涌现一批国民级的预制菜品牌,根据不同的地方特色和消费习惯,获得不同区域消费者的簇拥。
餐饮业回归常态,预制菜决战2023,更多看“品质”。从“吃的刚需”变回为“提升免疫力”的刚需。
2023年的预制菜,产业链“工业化”程度更高,资本更加集中,研发的品质与产品规模更大,价格竞争会更加激烈,仍然有较好的未来看点,“预制菜”仍有好看头!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中企高管在菲律宾被撕票 中使馆发声
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
特斯拉市值一夜大涨近2800亿元
记者暗访福寿螺产业链 几百吨流入市场 触目惊心
中国在南美的关键产业链伙伴,遭遇政变,中国汽车意外立下大功
盒马这波预制菜,多少有点出其不意了!
E137 打工人的尽头是做自媒体?如果你听完这期还想做,那就去吧
印度的尴尬!以色列很受伤!印度制造的产业链真的可以信赖吗
大S再出牌,晒具俊晔高人气烧烤店,欲和汪小菲、马筱梅打擂台!
拆解预制菜:玩家、陷阱与天花板 案例研究
工人在食堂吃饭,质疑全部都是预制菜,而且有的已经发臭了
湃调查|暗访福寿螺产业链(上):商贩大量收购野捕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
大量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餐饮预制菜是重灾区,螺贩子都说不能吃
胡锡进说情:要给夜总会适度空间,不能过于严厉
暗访福寿螺产业链主要销往餐饮店和预制菜工厂
2024年中国985大学名单:有你心仪的大学吗?
港媒街访:深港餐饮服务,深圳完胜!
报名啦!“十大粤菜(预制菜)进美国”火热征集中
暗访福寿螺产业链续:未发现进口资质,“过师傅”被责令补正螺肉串标签
大叔就餐发现异味菜,商户疑似使用预制菜:发臭说理无门求援
媒体:法国人民集体投下否决票 马克龙的时代结束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