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天下丨趋势丨国内衬底厂商正在加速布局
全球环保意识的抬头,碳化硅热度疯狂飙升,从外延设备、衬底材料,到SiC工厂,从美国、欧洲,再到马来西亚,整个产业链都忙得不亦乐乎。
在海外碳化硅衬底厂商订单爆满的同时,我国厂商也迎来了新机遇,各大厂商都有了新进展。
我国SiC企业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打入国际供应链,国内碳化硅市场发展亦持续火热。
英飞凌与天科合达、天岳先进宣布“牵手”合作,两家国内厂商将为英飞凌供应6英寸SiC材料。
三安光电和意法共同宣布,将斥资50亿美元在重庆建立一座8英寸SiC衬底厂,据意法半导体的估算,到2030年该厂将帮助意法半导体实现50亿美元的SiC营收。
中电化合物也宣布与韩国Power Master签订了长期供应8英寸在内的碳化硅材料的协议,公司预计未来3年碳化硅产能将达到8万片。
此外,天岳先进近日公布了其8英寸碳化硅衬底蕞新技术、晶盛机电表示已成功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英寸单片式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合盛硅业披露其8英寸碳化硅衬底已经实现了量产、广东芯粤能半导体表示今年年底前完成月产一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的产能建设。
SiC衬底的核心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碳化硅衬底分为两种,一种是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在射频器件上的应用,一种是导电型碳化硅器件。
根据Yole报告,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依据通信基础建设和军事应用的需求发展,全球碳化硅基氮化镓射频器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从2020年的3.42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22.22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的需求量有望因此获益而持续增长。
导电型碳化硅器件具备高电压、大电流、高温、高频率、低损耗等独特优势,将极大地提高现有使用硅基功率器件的能源转换效率,主要应用领域有电动车、充电桩、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和智能电网等。
根据Yole报告,2021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为11亿美元,受益于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新能源等市场需求驱动,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6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34%。
天科合达产线英寸,工厂位置北京和徐州。徐州工厂二期规划年产 16 万片碳化硅衬底及三期100万片外延片;预计2025年底,公司6英寸有效产能达55万片/年。
天岳先进产线英寸,工厂位置在上海临港工厂。计划 2026 年全面达产,达产产能 30 万片/年。
同光晶体产线英寸,工厂位置在河北涞源。2022年碳化硅衬底产能约为10万片/年,并规划建2000台碳化硅晶体基地和年产60万片衬底加工基地,预计2025年末达产。
烁科晶体产线 英寸,工厂位置在山西,目前规划 2025 年实现产能 30 万片。
东尼电子产线英寸,工厂位置位于浙江湖州东尼产业园二期厂房。2021 年度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年产 12 万片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预计于 2023 年 11 月达产。
合盛新材产线 英寸,工厂位置在浙江省慈溪市。目前2 万片衬底及外延片产业化生产线%,已得到国内多家下游器件客户的验证,并顺利开发了日韩、欧美客户。同时合盛新材 8 英寸衬底研发顺利,已经实现了量产。
三安半导体产线英寸,工厂位于湖南。目前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二期在建设中,预计于 2023 年年底建设完毕,产能达36万片/年。
南砂晶圆产线英寸,工厂位置位于广东。目前达产后年产衬底和外延片共20万片。
中电化合物产线英寸,工厂位置位于浙江。目前2022 年产能达2万片/年,未来3年有望达8万片/年。
科友半导体产线英寸,工厂位置位于黑龙江。目前达产后产能达10万片/年。
世纪金光产线英寸,工厂位置位于合肥。目前达产后产能达3万片/年。
晶盛机电产线英寸,工厂位置位于宁夏。总投资50亿元,主要生产6英寸及以上导电型和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达产可实现6英寸碳化硅晶片40万片/年。
据第三代半导体联盟的调研,国内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产业年产值还很小,约100亿元人民币,但是增长很快,增速接近50%。主要应用领域是占65%,其他还有光伏、储能、消费类。工业、商业的应用未来几年也可能会大幅扩展。
据统计,今年以来碳化硅领域已发生超15起融资事件,2023年5月以来,先后有粤海金半导体、希科半导体、瀚薪科技、长飞先进等完成融资。其中,粤海金半导体和希科半导体完成Pre-A轮融资,瀚薪科技完成超5亿元B轮融资。
近日,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38亿元A轮股权融资,本轮融资规模创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私募股权融资规模历史之蕞,并刷新2023年以来半导体私募股权融资市场单笔蕞大融资规模纪录。
数据显示,中国碳化硅半导体产业2022年吸金超过2400亿元,其中,衬底和芯片环节成为投资强度蕞大领域。去年碳化硅产业已披露的扩产投资金额达到1272.63亿元(不含光电),较2021年增长了36.7%。
但同时需要注意,尽管目前碳化硅衬底市场供不应求,但是由于供应链的验证周期也较长,故产业导入窗口期也是有限的。
在双碳政策以及各种需求的推动下,以碳化硅为主的第三代半导体必然会成为绿色时代的宠儿,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不止碳化硅衬底厂商,下游的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厂商也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捞金浪潮”。
内容参考来源于:电子发烧友:差距缩至2年内!国内8英寸SiC衬底蕞新进展;AIOT大数据:国产碳化硅行业加速发展;头部财经:碳化硅“风起”:海外巨头忙扩产能、 国内产业链急追;全球半导体观察:国内碳化硅市场东风至,变局来!
聚焦人工智能,AI芯片,区块链行...
3个月仅卖出3台光刻机,中国市场成救命稻草,难怪ASML赶紧服软
传华为 P70 系列将搭载全新麒麟 9010 芯片,性能堪比骁龙 8 Gen2
“国产内存窃密案”大结局!美光、福建晋华全球和解
AI芯天下丨分析丨OPEN AI投资Pika,文生视频2024将会爆火?
投资者“芯片十强龙头股”出炉 价值回归后机会在哪里?丨年终盘点和2024新年展望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