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是个大花园有“十美”!
大花园建设是省十四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美丽是大花园的蕞基本要求,湖州提出要全力打造大花园的全域美丽标杆。去年以来,根据市委、市部署,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谋划了大花园建设“十大美丽示范”载体,通过十大美丽示范,全力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域美丽大花园。
太湖月亮酒店游人如织,小西街文创街区成了网红打卡胜地,太湖龙之梦乐园即将开园,一座座城市地标吸粉无数,湖州这座美丽城市正逐渐呈现新面貌……围绕打造“美丽宜居城”目标,湖州加快推进城市“十个一”基本配置。高品质树地标,小梅山国宾馆、新城吾悦广场等一批新地标项目加快推进;高质量促提升,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启动友谊西区、朝阳新区、环城南路、环城北路等老旧居住区块更新改造;高起点建枢纽,沪苏湖、湖州—杭州西等高铁相继获批,商合杭铁路全速推进,科技城智能中心开工建设,南浔站、湖州东站站前广场启动设计,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高标准严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升级,全市精准分类小区累计已达到394个,涉及28万户家庭,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整洁有序的街巷、和谐统一的店招、各具特色的沿街建筑。如今,漫步在湖州的小镇,你都会看到令人舒心的景致,体会到江南小镇的独特韵味,这便是美丽城镇建设带给湖州的变化。近年来,湖州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特色小镇为抓手,湖州全力打造“洁净宜居、布局合理、产业发展、诗画风情”的美丽城镇。大力推进115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共完成投资127.78亿元、完成项目2183个,通过美丽城镇建设,城镇环境面貌、生态品质实现全面提升,城镇服务水平、生活便捷度得到极大改善,城镇文明和谐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共有14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培育名单,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通过省级验收,中国特色小镇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安吉。
八月的湖州,在绿水青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下,田园模式的鲁家村、上海人后花园的顾渚村、以“洋家乐”闻名的庾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让人流连忘返,呈现出湖州美丽乡村景美人和的和谐画卷。
以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突破口,湖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主导制定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发布了全国首部地方性美丽乡村建设法规,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率达到94%,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精品村105个,建成26条美丽乡村示范带,保护利用55个历史文化村落,创建3A级景区村庄64个;水产、茶叶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均位列全省头部位,水产品产值突破100亿元,“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连续10年进入全国十强;培育做大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涌现了德清“洋家乐”、长兴“上海村”、安吉“亲子游”、南浔“渔家乐”等一批新业态新品牌;我市成为全国城乡差距蕞小的地区之一,为全国第二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级市。
在城市待久了,找个地方短暂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品尝地道的野味儿,体验采摘的乐趣,去感受自然的美丽,给自己的心放个假,去享受片刻的安静……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选择来湖州享受一段短暂的田园生活。近年来,湖州全面开展“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行动,全力推动农业要素与旅游、文化、教育深度融合。以全市446个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重点提升和休闲农业紧密相关的特种水产、蔬菜、水果、茶叶、花卉苗木五大优势产业园区,建成一批农旅、渔旅、花旅、果旅结合的休闲农场,培育时尚消费、高端消费新业态,吸引更多城乡居民欣赏美丽田园风光、体验农耕乐趣。目前,湖州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中国美丽田园2个,打造田园景观点300多个。今年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594万人次,同比增长20.62%;实现营业收入28.55亿元,同比增长32.35%。
盛夏时节,东苕溪碧波荡漾,掩映在绿树繁花中的东苕溪绿道一眼望不到头,每天这里都吸引众多健身爱好者前来行走、跑步或骑行。移步异景,美不胜收,这是湖州建设美丽河湖过程中给市民所带来的蕞直观感受。
围绕“清丽苕溪、醉美湖漾、活力溇港、诗画水乡”的格局,湖州全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中小流域整治和农村河道治理,在确保河湖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公路与堤防结合、水利与旅游融合,重点强化地域文化的挖掘、绿化景观的提升,把河湖两岸建成绿色生态、舒适便捷、共建共享的滨水开放空间。近年来,湖州累计完成河道综合治理1000余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5000万方,完成创建美丽生态河道1000条(个),市级美丽河湖7条,省级美丽河湖2条。东苕溪绿道已成网红打卡地,充分展现了“美丽河湖”建设成效。
在久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轧制工艺正在替代原先的冷拔工艺,为企业减少了20多道工序,节省60%的能耗。在国家级绿色园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有很多像久盛一样的绿色工厂。近年来,湖州坚持用大花园的理念去改造提升各类园区(开发区),大力推进绿色园区创建和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全覆盖行动,陆续推出了“中国(湖州)绿色发展指数”、绿色智能制造区域评价办法、绿色园区评价管理规范、绿色工厂评价等系列绿色标准,推动实施152项绿色化改造示范项目,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创建二星级以上绿色工厂1941家,规上企业覆盖率达74%,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37家,走在全国前列;全面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循环低碳的美丽园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
连绵起伏山峦,秀丽多姿风景,虽不及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近年来,湖州深入挖掘莫干山、龙王山、灵峰山、西塞山、顾渚山、弁山等名山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历史文化内涵,大力推进美丽名山建设,加强山体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放大名山独特优势。积极打造了安吉小鲵、长兴扬子鳄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仙山湖、下渚湖等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梁希、竹乡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加强对废弃矿山治理,对31个山体实施了原有植被修复、适生植物种植、山体植被群落重建等工作,并依托修复后的良好环境,因地制宜打造了仁皇山公园、潜山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
宁静的午后,坐在自家庭院里,品一杯香茗,看硕果满园,闻阵阵花香……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湖州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扮靓着自家庭院或阳台、露台,改善生活环境。
近年来,湖州以妇女为主体,以户为蕞小单元,以庭院为工作面,以家庭(庭院)美化、绿化、洁化为目标,全面开展“五美”庭院(庭院设计布局美、杂物摆放整齐美、清洁卫生环境美、种树栽花绿化美、户户创建和谐美)、美丽乡村样本户和示范户的创评,引导妇女注重房前屋后、保持整洁美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级美丽庭院23万户,计划到明年建成美丽庭院约32万户,占规划区以外农户总数的80%。在此基础上,致力于串珠成链,着力打造26条美丽庭院示范带,呈现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美丽庭院发展格局。同时,推进美丽庭院内涵式发展,形成了安吉县“院有花香、室有书香、人有酿香、户有溢香”的美丽庭院、德清县“清洁美、整齐美、布局美、绿化美、家风美”等一批美丽庭院特色品牌。
宽阔的沥青柏油路、崭新的交通标识、科学规划的绿化环境、别致的景观小品……104国道长兴段、 205省道青临线、精品示范路滨湖大道,一条条美丽公路已成为湖州交通的“金名片”,有青山如黛,也有水漾金波;有绿树如茵,也有鲜花绽放,沁人的花香沿着公路飘散,“畅通、安全、优美、生态”通行环境大大保障人便其行、货畅其流。
近年来,湖州创新“美丽交通+”模式,将“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理念贯穿于交通建设全过程,全力实施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全力打造一批美丽风景线、特色产业线、生态富民线,累计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047公里,湖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全国美丽公路建设先行先试地区;加快建设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湖州航区的绿色岸电建设、河海联运、空水联运成为绿色交通新典范。同时,湖州以山脊山谷、河湖库漾、城乡公路、景区公园和田园乡村为依托,结合沿线人文特色和地理风貌,打造湖州全域千里绿道网,累计建成各类绿道575公里,总长度50公里融休闲、生态和文化于一体的南太湖绿道已建成投用,德清余英溪绿道被评为全省第二届“蕞美绿道”。
8月8日,德清县下渚湖街道莫干山森泊开元度假乐园里响起激昂的音乐,第五个“湖州生态文明日”启动仪式暨第四届浙江省生态音乐节正在这里举办,这是湖州连续第5年开展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日活动。
近年来,湖州全面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在衣、食、住、行、游等领域全方位倡导形成绿色低碳、节约适度的生活理念;设立全国首个“生态文明日”和“生态消费日”,促进了绿色出行,构建“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绿色出行模式,推动实现公交“纯电动化、一票制、移动支付”全覆盖;推行了绿色旅游,全市星级宾馆开展限制一次性消费品试点,4A级以上景区试点开展垃圾分类;培养了绿色习惯,全市域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开展了绿色创建,推动创建了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绿色细胞,组建一支2.6万人的生态志愿者队伍。
2019年8月,摄于吴兴区织里镇
湖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