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挂牌成立三周年这个长三角经济“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秘诀”何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观察|挂牌成立三周年,这个长三角经济“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秘诀”何在?
|课题研究|战略顾问|发布报告|编制榜单|
初夏的南太湖,褪去了春日的青嫩,逐渐变得热烈起来。
走进位于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的南太湖未来城项目建设现场,高耸的塔吊鳞次栉比,施工车辆穿梭奔忙,一栋栋楼宇拔节生长……项目虽未建成,火热的建设场景,已成为太湖南岸的一道靓丽风景。
南太湖未来城项目建设现场。南太湖新区 供图
2019年6月2日,作为浙江省大湾区建设工程首批“四大新区”之一的湖州南太湖新区正式成立。自此,在长三角中心腹地,浙江湖州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开启“加速跑”。
时光流转,如今湖州南太湖新区已走过三年,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超越(浙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国产化计算机智能生产基地。南太湖新区 供图
数据统计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南太湖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37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82.4亿元,年均增速为6.9%,其中2021年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16.7亿元增长到292.3亿元,年均增速为15.1%,逐渐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这是南太湖新区交出的部分“答卷”。
作为湖州积极践行浙江省“四大建设”,规划建设南太湖新区是湖州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撬动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大手笔和大举措。
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是衡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三年来,南太湖新区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命健康和休闲旅游“3+1”现代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南太湖新区已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3个,总投资超1580亿元。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三大产业产值占比从2018年的43%提升至目前的54.7%。
“11.7%占比提升的背后,折射出南太湖新区主导产业加快集聚下的朝气蓬勃。”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太湖新区坚持以打桩论英雄,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2个、竣工114个,吉利商用车、天能锂电、卫蓝固态电池等一批大好高项目落地建设。
吉利商用车湖州基地。南太湖新区 供图
挂牌成立之初,南太湖新区主动对标一流新区,着力打造成为全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长三角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南太湖地区美丽宜居新城区。当前,这座希望之城,正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为“浙北再崛起”贡献主平台更大力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地区竞争力、影响力的提升,新人群也会集聚而来。
近年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等重量级平台相继落户南太湖新区,为新区提供了高技术人与尖端技术的“源头活水”。
截至目前,南太湖新区已集聚国家级和省级高端人才近200人,人才资源储备超5万人。厚实的人才家底,为南太湖新区发展积聚创新动能。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的研发成果。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供图
日前,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团队用数学办法攻克了复杂环境下控制机器人单机与集群的飞行难题。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吕熙敏这样评价:该研究的意义与地位毋庸置疑,在国内首屈一指。
高端人群的集聚,随之伴生的是新资本竞相涌入。总投资70亿元的蜂巢能源科技(湖州)有限公司落户南太湖新区科技城;特瑞思药业引进黑龙江珍宝岛药业战略投资17.5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见闻录滤波器项目,考察到签约只用10天……
“新区正在成为湖州新知识萌发之地、新技术创造之地、新产业培育之地、新资本流入之地。”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如是形容道。
要发展还是要生态?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南太湖指明了方向。为了“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南太湖另辟蹊径,走上了生态发展的道路。
衡量经济发展有两把标尺:一把是总量,一把是结构。在精准施策“呵护”生态的同时,南太湖新区重绘经济版图,让“绿”变产业,让产业变“绿”。
绿色是南太湖新区的“成长底色”。成立伊始,南太湖新区对产业体系布局就异常清晰: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提升休闲旅游业,发展壮大以绿色金融、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人工智能、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筑“3+1+N”产业体系,努力成为湖州“绿色智造名城”建设的主引擎。
吉利商用车湖州基地。南太湖新区 供图
在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提升行动的推动下,南太湖新区不断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要素,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拓展项目落地空间,实现“一招妙棋、满盘皆活”。
吉胜宏达供应链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经过“腾笼换鸟”,被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租赁,用于固态电池项目的建设。前期,在南太湖新区多部门的服务下,项目顺利通过能评、环评和安评等工作。企业总经理田启友介绍:“南太湖新区相关部门和服务专员都非常给力,全程服务对接很积极,而且当时提供给我们的厂房与新项目的产线需求非常适配,为项目建设节省了不少时间。”
眼下,南太湖新区正以“提质增效”行动重新定义平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通过工业土地全域治理和“腾笼换鸟”,南太湖新区累计盘活土地4532.4亩、闲置厂房55万余平方米。
“把每一份资源要素都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集聚主导产业,才能让作为‘后浪’的南太湖新区在长三角经济圈脱颖而出,成为一匹蕞黑的‘黑马’。”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来源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咫尺财经,文章版权属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文章和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
观察|疫情下的长三角外贸:沪苏大降,为何浙江依旧高速增长
观察|江苏这些城市,为什么苦盼大学
观察|疫情之下,预制菜产业如何“乘风而上”?
观察|Z世代消费观:理性向左,感性向右
观察|突然下令!大城市要建15分钟“核酸圈”,这笔账很惊人
观察|48小时!从“换柳”到“还柳”,西湖移柳背后的民意与善治
观察|越南离“世界工厂”还有多远?
观察|德国“断气”,俄罗斯“断命”?
观察|越南经济大爆发,或许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观察|推行“体育+制造”品牌打造模式,武义培育壮大特色体育产业
观察|实景沉浸式文娱方式成年轻人“新宠”
观察|设计引领全球可持续性发展:曼哈顿摩根大通新全球总部
观察|合肥,为中国防疫蹚出一条新路!
观察|在“浙”里,看见乡村未来的模样?两批近四百个试点村先行先试,为未来乡村建设探路
观察|10余省市高速封闭,大半个中国不能发货,3000万货车司机或被困物流
观察|首次票选征集十大青年民生微实事:义乌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观察|中国青年报:义乌缘何三年引进大学生10万人
观察|争做国际典范!浙江这座城市,启动重磅改革
观察|浙江11个设区市,“70后”党政主官已过半
观察|长三角万亿GDP城市,谁是“亩产”真英雄?
愿景:打造浙江蕞具影响力社会智库
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讲真话、出实招
义商智库由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专业能力的研究者组成,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前沿观察,努力在改善国区域(城市)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市场秩序、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用户提供前瞻性、建设性的本土原创决策解决落地方案。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建设、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企业战略、互联网等方面多有研究,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研究平台。在为政府建言献策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新对策的全智慧服务。义商智库秉承务实、创新的理念,整合资源,深度结合地方实际展开前瞻性研究,发布年度展望报告、行业报告和咨政《决策参考》,服务事业发展。
调研咨询找义商智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