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浙”一年|湖州站
“厂房屋顶面积有29800多平米,一共安装了2.4兆瓦屋顶太阳能光伏板,去年底开始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并网发电,今年已经发电27.8万度,共省下电费7.78万元!”在德清县泰合盛新材有限公司,屋顶光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企业基建部经理杨国宝说。
除了推动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段全线贯通,湖州还在长兴投运浙江省首个电源侧储能项目是乡村生产生活的超级“充电宝”,在光伏送出受限时为储能电站充电,在电网负荷高峰时启动储能放电进行补充,为电网创造了更多“弹性”空间。同时,全国首个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氢电双向转换及储能一体化系统等电网示范工程和一系列“光伏倍增”项目高效落地,湖州电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加速推进,为湖州打造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基本盘强劲“加码”。
用电数据印刻发展的脚步。2021年,湖州全年电网开工和投运项目刷新历史纪录,全市70%的行政村实现45分钟抢修到达现场。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6%,人均用电量超过1万千瓦时,在浙江处于第二位,达到一般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眼下,越来越多的用户与电网进行着良好互动。农村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以“网上国网”App线上办、“红船·光明驿站”就近办、客户微信群******办,城乡用电场景越来越丰富和便捷,强有力的供电保障有效支撑了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多种产业在乡村落地生根,助力湖州提升可持续创富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
位于湖州市长兴县的浙江宏丰炉料有限公司里,碳效工程师朱宏达为负责人周永带来了一份依托“碳效码”生成的“能效账单”,综合分析了企业能效情况,制订精准定容和精准补偿两个系统优化方案,帮助企业缩减10%的变压器装机容量,预计每年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近10万元,减少碳排放25吨。
“现在供电公司的‘碳效码’就是降本增效的‘秘籍’。”周永高兴地说。
绿色发展不是因噎废食,而是要走一条倒逼生产力更清洁、更节能、更高效的发展之路。国网湖州供电公司通过能源大数据,实现电、气、水等全品类用能数据采集和在线分析,全国首创“碳效码”,为经济社会和政府单位提供价值参考。通过政企联动,碳效码纳入《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精打细算”的电力大数据推动了能效提升空间“吃干榨尽”。
发放绿色金融贷款累计101.7亿元
电力的数字化手段和思维,正在不断消弭小农户与现代产业之间的“数字鸿沟”,带动农业发展。3月底,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员工来到天荒坪镇草莓种植户胡樟良的基地,检查大棚内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等自动化栽培设施。“通过供电公司的智慧用能平台,对温、光、水、肥的智能化、数字化管控,建立蕞优生长环境模型,今年的收益提高了50%左右。”胡樟良介绍。
湖州构建乡村智慧用能******体系,让电力信息化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应用,高速运转的经济齿轮与宜人宜居的生态底色相承相契,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小度小度,让我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在游客的声控下,位于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南路村的柒竹民宿内,房间窗帘自动拉开,莫干山云雾缭绕的自然风光跃入游客徐先生的眼帘。
民宿负责人胡飞介绍,在全电改造后,民宿的采暖制冷、热水供应、餐饮等都采用空气能热泵等电能设备,不再使用传统能源,实现“低碳入住”;同时还借助“绿聚能”平台安装了能耗智慧采集实时监测系统,平均每年可节约用电5400多千瓦时,节省电费超4500元,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8吨。
莫干山镇乡村旅游活力迸发,坐落着800多家民宿。这些民宿规模品质不同,用能状况多样,国网德清县供电公司为它们量身定制“绿聚能”智慧用能管理系统,精准实行启停策略,提升民宿整体用能效率,做精生态和经济的“双面绣”。
以安吉县为例,当地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占比已提高至55%,促进传统农业示范点生产效率提升40%,生态理念渗透到了每一寸土地,也浇灌到了每个人的心里。今年,安吉又启动建设国内首个“绿色共富”乡村电气化示范县,围绕绿色用能低碳发展、共同富裕均衡******、新时代乡村数智电网三个示范样板,深化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推动城乡共富。
唐代以紫笋茶扬名的长兴县顾渚村,现在是拥有450多家农家乐的江浙沪“乡村旅游天堂”,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宜居宜业,富裕富足。曾经这里靠卖茶叶和毛竹勉强维持3000元人均年收入,而今一座农家乐年营收超30万元、一栋民宿年收入过百万,从景区基础设施、智能照明,到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酒店全电厨房,绿色电能在此实现了终端能源的深度覆盖,草木繁盛,花鸟为邻的田园诗意,成为湖州撬动乡村旅游,百姓奔向共同富裕的有力杠杆。
绿色能源******绿色生活,拓宽生态价值实现渠道,提升的是奔向共富路的脚步,窥见的是百姓的美好生活。为地方发展打造一颗能源“绿心”,湖州电力仍将孜孜不倦。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