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立竿见影“民生议事堂”活动结束第二天——南浔10多家厂房企业集中拆移_市县政协_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外网链接)
效果立竿见影,“民生议事堂”活动结束第二天——南浔10多家厂房企业集中拆移_市县政协_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外网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市县政协
效果立竿见影,“民生议事堂”活动结束第二天——南浔10多家厂房企业集中拆移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1日来源:联谊报 作者:朱敏敏 栗智 字号:[大][中][小]
据联谊报“‘民生议事堂’活动结束后第二天,他们就动工了!”这几天,住在南浔区双林镇的居民发现,镇里三座古桥附近的10多家厂房、企业开始集中拆除或迁移。居民们由衷感到高兴:“这些小散乱企业和我们古镇的整体形象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拆得好!”
南浔“民生议事堂”活动就以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走进了当地群众的心里,获得了良好口碑。
双林镇是南浔区的一处水乡古镇,水道纵横,古桥众多,其中又以并肩横跨双林塘的万元桥、万魁桥和化成桥蕞为知名,即著名的国保“双林三桥”。
近年来,随着古镇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三桥保护及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匹配等问题日益凸显。
在一次“民情开放日”活动中,区政协委员秦玉明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向区政协提出协商建议,希望通过“民生议事堂”助力双林镇三桥景点的合理保护与开发。
立说立行,为民解忧。近日,在双林镇费新我故居里,南浔政协开展“民生议事堂”活动,“议”的就是“双林镇三桥景点保护与利用”。
“你们看,踏步上的混凝土坡道大大影响了古桥原有风貌。”群众代表俞金生带着参会的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等,来到万元桥桥口。“三桥只能供两岸居民及游客步行通过,摩托车等长久通行会破坏桥面整体结构。”俞金生急切呼吁。
看到这样的情形,区政协委员倪雅静也十分着急。“眼前的这三座古桥伴随着我长大,我亲眼见证了它从原来的河港环绕、津梁相连,到后来的岌岌可危、堤损石露。希望这三座古桥水更清、桥更美、客更多……”
“随着古镇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三桥保护、开发及周边配套设施需要及时跟上,打造不一样的江南小镇,形成一条经典游览线路。”区政协委员沈钰婷说。
区政协委员王春红进一步提出,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体现三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推动三桥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如何实现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区政协委员秦玉明一针见血地提出,要对古桥附近的那些低小散厂房和企业进行拆除或者迁移,留下具有本地特色的建筑。
“还要对三桥河道两岸原先填埋的建筑泥土进行疏淤开挖,恢复河面宽度。”群众代表钮桂香补充说。
“委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很好,我们会积极采纳。”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当场表态。
“大家一起议小事、解难事、办实事,这样有回音、见效快的协商对基层治理太有帮助了!”双林镇党委书记彭琳尝到了“民生议事堂”的甜头,连连点赞。
协商活动后,双林镇和区文广旅体局迅速开展工作,落实协商建议:全面启动双林镇省级景区镇创建工作,实现景区镇全覆盖,充分挖掘双林古桥群、水乡古镇、特色美食等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开办“活力双林”夜集市等特色节庆活动。
眼下,双林城镇形象LOGO设计已初步完成,形象宣传语也即将发布。同时,虹桥路蔡宅修缮工程、“水墨坊”民宿改造提升工程、周文清艺术馆等改造重建项目,均已进场施工。
“‘民生议事堂’就是要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政协委员为民办实事的担当与作为。”区政协主席孙根祥表示,当前,南浔已建成10个“民生议事堂”平台,实现了全区乡镇(街道)全覆盖。下一步,将持续探索创新,力促协商成果转化,打造具有南浔政协特色的“民生议事堂”品牌。
上一篇:为了4300多人的幸福 柯桥首场“民生议事堂”走进2000多年古镇[ 2021-11-12 ]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