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国土空间总规发布打造“一体两翼、三带三廊、公共中脊”的空间格局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湖州国土空间总规发布,打造“一体两翼、三带三廊、公共中脊”的空间格局
好地网12月22日消息(研究员 孙航海)近日,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规划期限:2021~2035年。
《规划》统筹优化市域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规划形成“一体两翼双副、一湾两廊四片”,湖城相映、山水诗意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
行政区划:湖州市位于太湖南岸,地处浙苏皖三省交界处,下辖吴兴、南浔两区和长兴、德清、安吉三县,市域行政辖区面积58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行政辖区面积1565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规模34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0%。
经济发展: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4.9亿元,增幅全省第2位。
(1)人均GDP10.7万元,位居全省第6位;(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1:51.2:44.7;(3)完成市财政总收入683.8亿元,人均水平全省第5位;(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5,位于全省第3位。
《规划》从市域、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出发,协调发展城市规划:
市域层次:协调统筹。包括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总面积5820平方公里。
市区层次:多规合一。包括吴兴区和南浔区,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涉及29个镇和街道。
中心城区层次:精细管控。指中心城市涉及的乡镇和街道,包括:爱山、滨湖、朝阳、飞英、凤凰、湖东、环渚、康山、龙溪、仁皇山、杨家埠、月河、龙泉、旧馆、东迁等15个街道及八里店镇、织里镇、南浔镇、道场乡等4个乡镇,总面积700平方公里。
先底后图,守住安全底线%国开发强度不突破;
遵循规律,优配发展空间:绿色驱动城乡一体化共富均衡发展;
升级路径,探索模式创新: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互动;
打响品牌,塑造全域美丽:构建长三角世界级休闲度假中心花园。
打造重大科创平台,推动“两山”转化示范;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拓宽市校(科研院所)合作深度;建设湖州高教园区,壮大科研人才队伍。
有保有压,优化建设用地配置;优地优用,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远近结合,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推进“一湾极化”,驱动高端要素向中心城区集聚做强“2+8”产业平台,引导工业发展向特色板块集聚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业生产向“百千万”亩方农园集聚。
在65公里太湖黄金岸线的湾区内,集聚优质资源,集聚优质资源中的高端资源集聚高端资源中的唯一性稀缺性资源,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聚焦美丽,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聚焦民生,提升服务品质:建设“高品质生活、低成本创业”之城;
聚焦文化,传承家园精神: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张力。
实施“承沪融杭、接苏启皖、环湖协同”区域协同战略,深度融入“双圈两廊一环”区域格局。
双圈:即上海1+8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
两廊:即东西向沪湖绿色智造走廊、南北向宁沪杭生态科技创新走廊;
一环:即环太湖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环,与苏锡常共建世界级湖区。
上海1+8 都市圈战略协同区:沪湖同城、浔乌一体、长宜协同;
环杭州湾湾区经济战略协同区:德安全域融杭、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北延;
湖苏锡常环太湖协同区:共建宁杭生态经济带、共育世界级湖区、共塑世界级水乡古镇群;
苏浙皖战略协同: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区。
构建“一体两翼双副、一湾两廊四片”的市域总体格局,锚固国士空间总体保护开发格局.
一体两翼双副: 城镇发展的重点拓展空间
一体:湖州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极核;两翼:右翼南浔城区和左翼长兴县城;双副:安吉县城和德清县城两个市级副中心。
一湾两廊四片: 生态服务和生态产业承载空间
一湾:以65公里滨湖岸线区域为载体的休闲文旅太湖魅力湾区;两廊: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宁湖杭生态创新廊道;四片:西北山地丘陵生态休闲魅力片、西南山地丘陵生态休闲魅力片长兴西南- 安吉中北平原水乡田园、市区- 德清东部平原水乡田园。
构建“南太湖城市带 - 县域中心城市-镇-村的网络化城乡体系。强化中心集聚,做大做强“一体两翼”南太湖城市带;做精德清、安吉县城;做特省级试点小城市和重点镇;做优一般村镇,构建网络化都市区经济板块。
打造“一体两翼、三带三廊、公共中脊”的湖长协同空间格局
优化围绕太湖布局的三个带形圈层:
·共育北部滨湖生态文旅带,共建世界级环太湖滨湖文旅风情带
·提升中部带状城市发展带,加大蕞高端优质发展要素在南太湖城市带上的集中集聚,提升城市能级;
·激活南部山林水乡田园带,突出“一乡镇一品牌”推动“两山”转化打造全国领先的城乡发展融合示范带。
·依托轨道交通、快速路、特色水上交通等串联湖州中心城区、南浔城区和长兴县城的综合·公共服务轴带;
·集中布局行政、文化、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形成南太湖城市带的“活力干”。
集聚发展“2+8”重大产业平台,保障先进生产力能级空间。
“2”个市级平台:南太湖新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
“8”个区县级平台:湖州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吴兴经济开发区、南浔经济开发区、南浔智能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清经济开发区、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吉经济开发区。
打造适应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功能要求的“456现代服务体系。
“4”即“一城三园”四大科技创新平台:环西塞山科学城、长兴科技园、德清科创园、安吉科教园。
“5”即湖州主城区( 含老城区、吴兴区和南太湖新区 )、南浔、德清安吉、长兴五大旅游服务平台:
·主城区强化古今文化交融,老城区修复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韵味,吴兴构建“十山十漾”的山水清远城市画卷,南太湖新区突出时尚主题度假,着力打造滨湖黄金湖岸;
·南浔区打响运河水乡古镇旅游度假品牌,共建世界级江南水乡古镇群;
·德清以莫干山文旅品牌为支撑,打造国际化高端商务会客厅;
·安吉聚集乡村旅游度假设施,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长兴突出湖山互动,打造服务长三角的国际康养度假地。
“6”即六大现代商务办公平台:南太湖未来城、南浔上合区、德清城东新区、吴兴中央商务区、长兴龙山副中心、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
湖州将以打造枢纽门户城市为指引,着力构建大上海都市圈西翼门户,共建长三角高品质综合立体交通网,建立更加开放、高效、生态友好的交通服务体系。
1小时交通圈:长三角核心城市,覆盖沪杭宁等城市;
2小时交通圈:长三角外围城市,覆盖合肥、马芜铜等城市;
3小时交通圈:辐射内陆,覆盖武汉、南昌、郑州等中部城市;
在陆运方面,形成“东西互通、南北互联”的区域十字交汇枢纽。
建设南太湖大通道和京杭大通道,完善高铁、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网络,构建“一环八射”的城际走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格局;
提升湖州铁路“东西互通、南北互联”的区域十字交汇枢纽能级。
规划形成4条轨道交通线km左右,串联南太湖城市带湖州城区、长兴城区、南浔城区等,进一步支撑湖长协调发展战略。
围绕湖州城区规划“两横四纵”快速路网,支撑湖州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市快速路总规模达到120公里,主干路总规模达到444公里,中心城市全路网密度达到8.2公里/平方公里。
6条高铁:宁杭、商合杭、湖杭、沪苏湖、宜湖和宁杭二通道;
5条城际/市域铁路:如通苏湖线、苏杭线、水乡线、湖德杭线、湖安杭线;
“四横五纵”高速公路:东西向的沪渝、申嘉湖、杭州绕城西复线和长兴北部连接线;南北向的合温、杭长、宁杭、湖杭和练杭-苏台高速;
“一横两纵”国道网:G318国道、G104 国道和G235国道。
好地研究院为开发商提供如下服务内容:
1、城市进入研究:研判城市发展格局,蕞新行情形势,为土地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2、大数据服务:可视化数据服务平台,为开发商土地投资提供信息、决策辅助等服务;
3、拟上市地块监测:针对未来将上市的地块,开展信息监测,为开发商提早获取土地出让信息服务;
4、地块研究服务:包括地块简报监测、地块初判报告服务、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