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科创走廊蕞新动向!湖州未来要这样发展!
原标题:G60科创走廊蕞新动向!湖州未来要这样发展!
并发布了《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
自此,湖州成为这个高端“俱乐部”一员
暨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大会
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指导,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人民政府、中国通信学会主办。
大会以“区域合作,协同发展”为主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春雷、上海市松江区区委书记程向民出席峰会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现场,工业互联网领军人物聚焦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产业实践等话题,全面解读工业互联网发展理念,探讨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及产业应用实践。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长三角区域成员、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成员以及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专家、代表八百人参加此次盛会。
会上发布了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及头部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目录,其中湖州也有不少工业互联网平台、机构获得推荐资格,如浙江泰普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安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发布等于用一张工业互联网将串联起九城市。根据方案,九城市将聚焦政策互惠共享,围绕工业互联网对产业的融合和渗透作用,开展九城市的政策研究和制度对接,制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云政策,共同设立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使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专业服务商能有效对接G60科创走廊内的制造业企业,并跨区域共享各地政策。
会上还举行了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仪式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与MulteFire联盟签约仪式
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百万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倡议启动仪式
接下来,湖州市以《沪湖绿色智造大廊道建设》为主线”国家示范区创建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有力地促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创建。
有重点地制定分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培育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行业信息化应用模板并进行推广,助推传统行业转型提升。持续开展两化融合企业示范试点建设,计划今年全市新增两化融合重点项目60个、试点企业60家、示范企业15家,并创建一批省部级示范试点企业。加快推动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创建,力争实现省级示范试点在我市重点县区的“全覆盖”。信息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97,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3。
2、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及平台建设推广
鼓励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内部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广泛互联以及相关工业数据的集成互通,发展质量优化、智能排产、供应链优化等应用,在仓储物流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开展一批智能化生产应用试点。加大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建立形成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开展工业数据流转、业务资源管理、产业运行监测等服务。推动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企业级平台,开发满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落实国家百万工业APP培育,支持软件企业、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今年计划在电梯、电池和农机等行业建设3-5个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成一批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级平台,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
在重点企业率先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促进企业深度挖掘生产、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大数据并开展集成应用,实现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智能决策和深度优化,帮助企业加快形成绿色制造能力。支持企业整合生产管理过程中已有的内部数据,围绕产品研发创新、生产线监测与预警、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供应链优化管理、质量监测预测等方面开展集成应用。支持企业汇聚门户网站、论坛、微博等互联网数据,开展用户细分、个性化推荐、竞争分析等互联网营销服务,促进企业从传统营销向互联网营销转型。
4、分类推进企业上云,示范推动企业深度用云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特点,根据其信息化基础和个性化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的上云用云策略。继续加大部门协同推进力度,加快推进服务业企业、农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科技企业和个转企工商户上云用云,确保新增5000家“企业上云”目标任务。以标杆引领,推动大中型企业通过“移动化”改造、“互联网化”升级、“智能化”提升等途径,引导企业从“资源云化”向“业务云化”转变,鼓励企业“数据上云”,打通企业全链条数据资源,逐步实现云计算的深度应用。联合云平台服务商、云应用服务商及生态合作伙伴进行对接,配合制定云化方案和进行云化改造,在全市打造100家上云标杆,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案例。
5、开展“智能工厂”和“无人车间”试点
以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通过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式,将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三者在制造过程中有机融合,涵盖对工厂(车间)制造的全流程,解决工厂(车间)从产品的设计到制造、应用的智能化;以全市规上企业为重点,推进“机联网”应用发展,推进企业生产制造从单机控制向多机控制、“无人车间”方向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向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等融合发展新模式转变。今年,计划在全市培育“智能工厂”10家,“无人车间”实现零的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